





核心提示
通过激发经济活力、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和科技产业功能、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适度控制居住用地、增加绿地总量、改善城市交通和市政设施等举措,建设功能复合的“活力之城”、景观独特的“魅力水城”、以人为本的“便捷之城”、低碳环保的“绿色之城”,使之成为融历史文化、自然水脉、现代风貌于一体的“运河之都”……
最新编制完成的《淮安市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市民描绘了这一淮安城市核心区域的发展蓝图。
规划要点·功能定位:多元化复合片区
在7月22日举行的淮安市规划委员会暨第72次规划咨询委员会联席审议会议上,《淮安市中心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接受了专家评审。
根据规划,淮安市中心片区的范围为,东至翔宇大道,南至京杭大运河,西至韩侯大道,北至古黄河,总用地面积约36.92平方公里。
“这一区域是淮安悠久历史的主要承载地,是现存历史文化资源的集中地,是淮安城市特色所在,同时,也是各种现代城市功能的聚集地。”承担规划编制任务的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专家表示,此次规划将中心片区的功能定位为:城市商业商务中心,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传承区和滨水文化复兴展示区以及融商业商务、文化旅游、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片区。
规划提出,以淮海广场、水渡口为核心,打造集商贸、商务、文化、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复合型中心区,辐射长三角北部地区;以清江浦历史文化风貌区、运河水系为载体,传承文脉,复兴滨水功能,展示运河文化与地域文化;结合城市更新,打造创意产业集聚的都市产业区,促进就业、居住的相对平衡,建设充满活力的宜居片区。
规划要点·总体结构:“十字+一环”
此次中心片区规划引入TOD模式(“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即规划一片区域时,使公共交通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化,是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规划形成“十字+一环”的轴线结构,并于轴线节点形成各级城市中心。
“十字”,即依托淮海南北路和淮海东西路—翔宇大道的轨道交通走廊形成两条公共设施轴线,两轴相交处为城市商业商务中心。
“一环”,即依托健康路、西安路、延安路和天津路组成环形公共设施次轴,轴线相交处形成分区中心。
中心片区内以北京路、里运河、承德南路为界,划分为清河中分区、清河西分区、清浦西分区、清浦中分区、清浦东分区五个分区。
片区内,依托环形公共设施次轴,形成四个分区级公共服务中心,分别是西安路与淮海西路交叉口节点的清河西分区中心、西安路与延安路交叉口节点的清浦西分区中心、天津路与延安路交叉口节点的清浦区东分区中心、淮海南路与延安路交叉口节点的清浦中分区中心。每个分区中心集中布局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
热点解读·城市道路:支路网密度翻番,达到国家标准
“在此次规划中,我们通过打通快速路、构建主干路网、加密支路网、梳理道路功能、改变路口形式、控制道路红线等一系列举措,将使中心片区的交通功能登上一个新台阶。”据专家介绍,以快速路为例,中心片区内规划了北京路、宁连一级公路两条快速路。其中,为了缓解淮海路的交通压力,减少过境车辆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他们将北京路规划为快速路,与北部的黄河路、南部的南苑路等快速路衔接。为了保证能达到快速路的效果,北京路与沿线主要道路相交处采取北京路下穿隧道的形式。
“立交这种形式将更多出现在城市道路系统中。”据介绍,除北京路外,韩侯大道与沿线道路相交处,运北东、西路与跨京杭大运河道路相交处,轮埠路与跨里运河道路相交处均会采用立体交叉口。
此次规划新建一条主干路,即全长4800米的勤政路(健康路—京杭大运河),使中心片区形成“五横八纵”的主干路网络。此外,还规划新建五条次干路,即清安路(延安路—航运路)、韩东路(淮海西路—运北西路)、工厂路(里运河—运北西路)、新建路(健康路—珠海路)、黄河西路(健康路—河北路);改造、新建福强路、军营东路、桃园路等一批支路,使片区内支路网总长达140公里,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3.52公里,符合国家标准。
热点解读·公共交通:轨道交通唱主角,水上公交成亮点
“公共交通可谓贯穿此次规划的主线。”据介绍,中心片区将构筑由轨道交通、快速公交为骨架,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公共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
在轨道交通方面,轨道交通一号线走向为:沿淮海南北路贯穿中心片区,中心片区内设置六个站点,由北向南依次为大同路站、健康路站、淮海广场站、里运河站、解放路站、延安路站。轨道交通二号线走向为:沿淮海东西路向东经过开发区西片区、淮安南站,再沿翔宇大道至楚州,中心片区内设置六个站点,由西向东依次为中经路站、西安路北站、清河路站、淮海广场站、承德路北站、水渡口站。轨道交通三号线走向为:沿延安路向东进入开发区,沿厦门路经淮安南站至开发区东片区,中心片区内设置七个站点,由西向东依次为西安路南站、北京路南站、勤政路站、延安路站、承德路南站、天津路站、翔宇大道站。
在快速公交方面,快速公交一号线沿沈阳路、翔宇大道自中心片区东侧经过,片区内设置八个站点,在厦门路与翔宇大道交叉口处与轨道交通三号线换乘,在和平路与翔宇大道交叉口与轨道交通二号线换乘。
在常规公交方面,中心片区将构筑“四横五纵”的公交专用道网络,“四横”分别为健康路、漕运路、解放路、延安路,“五纵”分别为西安路、勤政路、承德路、天津路、通甫路。
作为一大亮点,规划中提出沿里运河(淮海南路以东至宁连一级公路)规划水上公交线路,为居民、游人提供舒适、休闲的出行方式。水上公交线路沿线既有石塔湖公园、中洲公园、楚秀园、清安河湿地公园等景点,也有商业区、居民区,是一条天然的旅游线路。规划在淮海南路与里运河相交处、中洲公园南北侧、天津路与里运河相交处设置六处(三对)固定水上公交站点,其余根据景点灵活设置。
此外,规划中还提出构建与其他车道互不干扰的三级自行车通道系统,结合滨河环境规划自行车专用道,结合公交枢纽、各级中心、清江浦历史文化旅游区、滨河空间规划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
热点解读·教育设施:学校数量增加,布局更加均衡
人口密集的中心片区,有限的教育资源如何均衡呢?据专家介绍,此次规划不但在数量上做足文章,而且在布局均衡方面煞费苦心。
中心片区规划了七所高级中学。除了六所现有高中,计划在延安西路与城西路交叉口西南侧新建一所高中。
片区内规划了14所初级中学,其中新建六所,分别是在军营路与银川路交叉口西侧新建的八二路中学、在地质路与中经路交叉口东北侧新建的柳树湾中学、在省清浦中学北侧新建的浦东实验学校、在新庄路与延安东路交叉口东北角新建的航运路初中、在前进东路与承德南路交叉口西南角新建的承德南路初中、在前进西路与勤政路交叉口东南侧新建的延安路初中。
片区内规划了27所小学,其中新建13所。分别是在金佳园西侧新建的一附小大同路分校、在军营路与东清江路交叉口西南侧新建的军营路小学、在淮阴师范学院老校区北侧新建的师院附属小学、在水韵天成小区东侧新建的崇华小学、在地质路与中经路交叉口东北侧新建的柳树湾小学、在中经路与新港横河交汇处南侧新建的新港小学、在漕运路与西安路交叉口东侧新建的漕运西路小学、在市浦楼酱醋食品公司东侧新建的石桥小学、在前进路与东风路交叉口西南侧新建的东风小学、在前进东路与徐家湖路交叉口东北角新建的前进东路小学、在市第一中学南侧新建的一品梅小学、在运北路与勤政路交叉口西侧新建的运河小学、在解放西路与洪门路交叉口东北侧新建的解放西路小学、在航运路与石桥路交叉口东南角新建的浦东小学、在延安西路与徐家湖路交叉口西南侧新建的延安路小学。
片区内还规划新建一批幼儿园,使总数达到61所。(记者 王荣 通讯员 张馨允 徐海清)
上一篇:淮安火车站附近秩序混乱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