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日报讯:按照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开展专项整治的部署要求,市纪委监委机关牵头、会同相关市级机关部门,在持续推进侵害群众利益问题面上整治的同时,结合全市实际,聚焦扶贫、教育、医疗、人防、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农村饮水安全和农民住房改善等7个方面开展专项整治。各地各部门认真履行专项整治主体责任,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实行项目化推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认真落实开门搞整治要求,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评判,市纪委监委机关此前公布了专项整治期间各牵头单位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现会同市政府扶贫办、市教育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公布第一批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的工作成果。
集中整治扶贫领域突出问题。推动“两不愁三保障”政策落实,制定《推动落实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政策实施办法》,形成可量化、可操作的执行标准,明确“十三查十三看”检查要点;在“阳光扶贫”系统归集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数据,筛查发现并推动解决129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未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问题;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危房改造2533户任务,已开工2532户、开工率99.96%,已竣工2527户、竣工率99.76%。推动低收入村增收,制定《村集体经济收入路径参考条目》,为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和面上低收入村提供增收参考,逐村制定诊断书、路线图、时间表、责任榜,明确“一村一策”举措,截至11月底,有291个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8万元以上,占全市548个低收入村的53.1%。加大产业富民力度,带动低收入农户通过务工、土地流转、收益分配等方式增加收入,今年以来共落实产业富民资金7650万元,实施项目25个。加强涉农资金监管,将涉及17个部门、122项、136.03亿元涉农资金,纳入“阳光扶贫”监管系统,构成“30+122”的涉农资金监管格局。建立防返贫机制,在淮阴区建立500万元防返贫基金,在盱眙县、洪泽区5个乡镇开展防返贫保险试点,探索防止因病、因学、因灾返贫长效机制。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26个,处理43人,其中党纪政务处分20人。
集中整治教育领域突出问题。持续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全市开展联合执法716批次,关停取缔901家,备案审核课程2522门次、班次5898个、教师2708人;推进“名师空中课堂”,全市学生(家长)注册316122人,教师注册33734人,答疑名师9216人;深入整治违规办学,1824人通过摇号招生入学优质民办初中,全市各校教师签署抵制有偿补课公开承诺书比例100%,10名在职教师有偿补课被严肃查处;抓好控辍保学工作,实行销号管理,学籍系统控辍保学台账中原1127名疑似辍学失学学生,除一名智障孩子在接受康复训练外,均已查明原因,并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已销账1126人;持续推进学生食堂专项治理,严格落实学校陪餐集中用餐信息公开、大宗食品公开招标采购等制度,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自查1536户次,发现并整改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678个,推进“阳光食堂”信息化监管服务平台建设,全市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100%。
整治高值医用耗材价格虚高突出问题。全市公立医疗机构排查发现问题115个,整改到位108个,开展廉政谈话2051人次,制定完善规章制度135项;分别开展省联盟、地区联盟带量采购,血管介入球囊类价格最高降幅74.4%、心脏支架价格最高降幅66%、起搏器价格最高降幅38%;全市182家医疗机构在省平台采购药品4222件、金额2.21亿元,耗材4523件、金额0.96亿元,预计每年可减轻群众就医负担9260万元。
市纪委监委将会同专项整治各参与单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把专项整治往深里抓、往实里做,实事求是检视问题,真刀真枪解决问题,以整改的实际成效回应群众关切。
■通讯员 纪监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