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提起打官司,不少人都会想到“难”。记者从昨日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9年以来淮安两级法院全面推动“一站式解纷机制”“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在一定程度上让诉讼打官司变得简单起来。
解纷息诉庭前化解矛盾
民事诉讼,很多都是从矛盾纠纷发展而来。2019年,市政法委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联合出台《“无讼淮安”创建工作方案》,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力量,不断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目前,全市各基层法院均在辖区乡镇街道设立审务工作站,市县两级法院内全部建成了人民调解工作室、律师工作站。2019年全年诉前调解民商事纠纷18620件,占同期法院民商事收案总数的三成以上。
同时建立健全调解程序前置机制。在婚姻家庭、相邻关系、劳动争议、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民事纠纷中,在法院立案前一律委派至非诉讼服务中心先行调解;对其他认为适宜通过非诉讼途径解决的纠纷,优先移交非诉讼服务中心处理。对调解组织书面记载的无争议事实,进入诉讼程序后不再要求当事人重复举证;对调解达成的协议,设置司法确认联络员,依当事人申请及时确认其效力。据介绍,2019年以来,全市法院司法确认调解协议3137件,同比增长了七成多。
在互联网上,市中级人民法院自主研发“无讼淮安”在线多元调解平台,市民群众可以足不出户享受到快捷高效的纠纷服务。从2019年9月平台正式上线以来,已实名注册用户1000余名,累计在线调解纠纷277件。
立案诉讼聚焦“一次办好”
当调解无法成功,需要进行立案诉讼阶段时,市县两级法院聚焦“一次办好”目标,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让市民群众快捷的立案诉讼服务。
在市县两级法院的诉讼服务大厅里,增设了自主服务区、配置自助立案一体机,开辟专门的退费窗口。市民群众还可以登录“江苏法院诉讼服务网”进行网上立案,据介绍,2019年全市网上立案成功29385件。与此同时,全市已有6家基层法院设立24小时自助诉讼服务中心,提供全天候诉讼材料自助收转、自助立案、自助查询、法官联络服务等,实现了诉讼“不打烊”。
针对一些市民群众有可能需要到外地法院立案的情况,全市两级法院已经都可以提供全国各个城市之间的跨域立案,包括一审民商事、执行等案件。
■通讯员 赵德刚,融媒体记者 何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