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刚刚走过的“十一五”,是淮安公路事业大投入、大建设、大发展的五年——累计完成总投资近74亿元,建成通车里程289公里,为“十五”期间的10倍;全市国省道公路总里程达到1121公里,较“十五”末净增20%,全市乡镇一级公路通达率由2005年末的23%增至2010年的36%……
回顾这组枯燥的数据,不仅是为了总结,而且是为描绘“十二五”全市干线公路建设更加壮美的画卷。毫无疑问,“十二五”期间,干线公路建设仍将挑起构筑大交通的“大梁”。至于淮安国省干线公路网的未来图景,将从“十二五”干线公路建设规划中找到答案。
“枢纽”的背后
2010年7月15日上午,205国道(后六塘河至丁集段)暨325省道(淮安段)通车典礼隆重举行。也正是从这两条公路开始,淮安新一轮干线公路建设迎来了收获的季节。“十一五”以来,围绕淮安加快融入长三角、对接沿海大开发、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战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五大建设”发展战略,其中构筑大交通居于首位,干线公路建设则成为构筑大交通主要着力点所在。
“十一五”期间,淮安市完成了2011—2020年公路发展调整规划。根据规划,淮安市将重点围绕长三角区域范围4小时通达、淮安市域范围1小时到达、市域全部城镇10分钟进入干线公路网“4110”目标,构建以“八纵十二横三联一环”为主骨架的约1206公里的干线公路网,推动干线公路网“覆盖更多结点、规模更为合理、结构更为科学、多种交通方式衔接更为便捷”。
205国道暨325省道的建成通车只是“十一五”期间全市公路事业发展的一个缩影。2007年出台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布局规划》上,淮安赫然在列。“加冕”国家公路枢纽,淮安以领跑苏北的姿态展示着“十一五”公路建设的辉煌成就。而“枢纽”的背后,则预示着淮安公路事业发展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走进新的发展时期,不仅需要回首过往的辉煌,更需要直面现实的困厄。虽然干线公路建设硕果累累,但规模不够、等级不高、车道数不足等问题仍然存在,特别是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普通国省道规模尚显不够,是与新兴的产业园区、城镇、港口等结点的连接还不足。
无疑,这些问题都将成为淮安公路“十二五”的“发力点”。
28个项目“发力”纵横路网
在市交通运输部门主持编制的“十二五”公路事业发展规划上,淮安市将续建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237省道淮安段、327省道涟水至石湖段、236省道淮安清浦至金湖公路、326省道、235省道高沟至涟水段,共计203公里。然而短短一年多时间,这些工程绝大多数已经建成通车,少数工程也已处于扫尾阶段,仅有205国道淮安西绕城段还在如火如荼的建设当中。
这是“十二五”淮安干线公路建设的开局,令人赞叹,也令人欣喜。踏上一条条次第通车的希望之路,我们已经切身感受到希望在不断延伸,淮安公路仍将继续挑起构筑大交通的“大梁”。一个令人期待的数据是:“十二五”期间,淮安市将重点建设28个干线公路项目,共计781公里(含“十一五”续建项目203公里),形成九横五纵普通国省干线公路网。
随着城市扩张的步伐越来越快,淮安中心城市已经拓展到了洪泽、涟水等县城区的边缘。“十二五”期间将开工的264省道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段和348省道洪泽朱坝至楚州车桥公路将在地图上为中心城市的东南部画出一条悠长的弧线,担当中心城市东南绕城公路的重任。
据市公路部门负责人介绍,“十二五”期间淮安市还将新开工并完成329省道阜宁至327省道交界段、264省道楚州施河至涟水五港段、348省道洪泽朱坝至楚州车桥公路、326省道淮安段(高沟至沭阳段)等十多条干线公路,共计303公里。此外,淮安市还将开工建设346省道淮安段(涟水至泗阳)、331省道盱眙—苏皖交界段等共计275公里的干线公路。
让经济血脉更畅通
公路是经济的血脉,让血脉更畅通,是淮安公路人的神圣职责。
一份淮安市公路客货运量预测结果显示,2010年公路客运量为9815万人次,而到2015年,公路客运量预计为12000万人次;2010年公路货运量为5887万吨,而到2015年,公路货运量预计为6500万吨。如何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让经济血脉更畅通?
如果说围绕建设服务城市化的干线公路、强化与邻市路网衔接的干线公路,构成了淮安干线公路网络的主骨架,那么发挥网络功能的连接性干线公路和服务港站枢纽、园区、风景区的公路则让“主骨架”与具体的经济单元实现了更加紧密的连通——这也是淮安公路“十二五”建设重要内容。
“为保障干线路网更好地为城市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淮安市将加强连接性道路建设,重点建设高速公路互通连接线,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服务业集聚区、新兴产业特色产业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连接公路,枢纽、港站连接公路,旅游景区连接公路。”据介绍,这些连接线共计110公里,其中有相当部分都是一级公路标准。
另一方面,针对城市与外部衔接设施薄弱的问题,淮安市将重点考虑城市与高速公路的衔接,在既有互通的基础上,调整、新增高速公路互通7个——规划新增S330与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互通、北京北路与宁淮高速公路互通、淮涟一级路与京沪高速公路互通、通浦路与徐宿淮盐高速公路互通、金马高速与淮连高速公路互通、金马高速与S331公路互通、宿扬高速与G205公路互通。“到时候,淮安中心城市与外界的交通联系将更加便捷,进出城的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市公路负责人表示。
回首过去,豪情满怀;展望未来,信心百倍。“十二五”已经成为“现在时”,全市干线公路建设的大潮正在激荡,这场壮阔征程的困难同样在浮现。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淮安公路人将以必胜的信念和攻坚克难的决心挑起构筑大交通的“大梁”,为淮安苏北重要中心城市建设再立新功!(记者 周洋 通讯员 周建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