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强调“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高度,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作出了全面部署。
水深鱼聚,林茂鸟归。十年来,淮安坚持将营商环境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着力打造“四最”营商环境,谋划推出一系列具有创造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谋发展之“进”,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高质量跨越发展提供强劲支撑。
【新闻回放】
2018年11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对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发现的典型经验做法给予表扬的通报》,对全国130项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予以通报表扬。“淮安市开展‘数字化联合审图’,施工图审查进入‘快车道’”名列其中,成为全省五项通报表扬的典型经验做法之一。
【数说十年】
2014年
获批首家全国台资企业产业转移集聚服务示范区;
2015年
在全国率先开展“先照后证”工商登记制度改革;盱眙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成为全国样本;
2018年
连续7年获评台商投资“极力推荐城市”;
2020年
被全国工商联列入法治化营商环境5个标杆城市;
2022年
数字化联合图审入选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百问百答》案例;“拿地即开工”项目占比、招投标不见面交易率全省第一。
【记者观察】
4月19日上午,天合光能淮安基地一期项目竣工投产暨二期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一期项目从开工到产品下线仅用时188天;8月17日上午,天合光能年产50GW单晶硅片项目开工奠基仪式举行,距离项目签约仅过去27天,“快”成了淮安项目建设的主旋律。
项目高速推进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诀?“淮安卓越的办事效率,解决了我们遇到的所有问题,打破了建设中的一切阻碍,确保项目超序时达效。”天合光能淮安基地总经理孙振华感叹在淮安投资经营很温暖、很踏实。
审批手续复杂、时间冗长,是工程建设项目推进的“卡脖子”问题。近年来,淮安围绕项目全生命周期深化营商环境集成改革,探索项目建设“并联审、容缺办”模式,对6个审批应用场景实行并联审,对49个、34个事项分别实行容缺受理、容缺办理,“拿地即开工”落地项目数量全省第二、占比全省第一。台华新材、中天钢铁、天合光能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项目从签约到开工,由100天到70天,再由52天到32天、27天,不断刷新“淮安速度”。
作为全球智慧能源领域的引领者,天合光能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项目洽谈时,淮安就准备好了土地等要素。”孙振华透露,淮安高效的营商服务是打动天合光能下决心落户的重要因素。“从开工到设备进场,业界至少需要五六个月时间,淮安项目的施工计划仅四个多月。”孙振华回忆道。
早在2020年8月28日,淮安在金湖县推动全省首个工业制造项目“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成功打造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极速版”。今年又出台《关于推动工程建设项目“拿地即开工”进一步优化审批服务的实施意见》,立足市场主体感受,全面提升审批质量。
窥一斑可见全豹。从“首推”到“实行”,从“小范围”到全面铺开,淮安持续推进改革创新,着力破解制约项目建设、开工、运营全生命周期的难点堵点,成为市场主体蓄势腾飞、蓬勃发展的坚强后盾。
如果行政审批是“运动员”,那么监督管理则是“裁判员”。打开我市项目全周期嵌入式监督管理系统,动态地图实时反馈项目进展,滚动信息栏不断更新项目推进动态,红灯提示预警项目处理进度……全市重大产业项目的审批进展情况、存在问题分析、工单处理进度等信息一目了然。
“接到电话时真是万分惊喜,他们竟然知道我们遇到困难!”作为该平台的受益者,淮安斯密斯液压动力单元制造项目负责人胡飞介绍,今年2月项目签约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导致部分证照难以办理,正一筹莫展之时,市委营商办的帮办电话送来“福音”。
“根据平台预警显示,该项目签约后超90日未办理任何事项。”市委营商办工作人员梁衡介绍,平台自动抓取审批系统数据,实时监督项目进展情况,结合项目立项用地等七个阶段倒排审批时限。“19天办结开工前的全部手续!”胡飞竖起了大拇指。
“这是我们推进项目的‘千里眼’‘顺风耳’。”市委营商办副主任张文兵介绍,自去年项目全周期嵌入式监督管理平台运营以来,对全市400余个重大产业项目统一接入、实时跟踪,已发现项目问题546个,完全解决问题414个。
滚动大屏上,因项目推进不力而被“黄旗警告”的几家单位十分醒目。张文兵说,对30日内未解决问题的责任单位,系统将给予“黄旗警告”,倒逼相关单位提升服务效率。同时,定期邀请项目投资方对所在县区、相关部门服务情况评价打分,以找出项目服务短板、弱项并督促整改,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数字赋能之下,淮安重大产业项目帮办服务探索出了“一网感知全局、一键监管到位、一屏展示成效”的新路径。从传统方式到创新手段,从职能转变到效能提升,新型监督管理系统不断释放智能优势,增强企业获得感。在2022年全省“办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速度考核中,淮安位列全省第一。
“我们这两年先后申请14项奖补事项,获得3500多万元奖补资金,最快一笔到账只用了3个工作日。”谈起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带来的新变化,淮安某光电技术公司行政经理熊先生连连称赞。
“真金白银”早到位,“减负提速”强信心。近年来,淮安积极实践探索,在全国率先启动奖补全事项公开、事项全要素展示、业务全流程办理、范围全市域覆盖的“四全”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将各类奖补政策集成打包、精准推送。
“目前,全市已上线财政奖补业务642项,与改革前相比,审批环节精简了45%,申报材料减少了50%,审批时限压缩了71%。”市行政审批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处处长傅宁告诉记者,截至8月底,平台已累计办理各类业务39645件,兑付奖补资金近43亿元,惠及市场主体超两万户,市场主体满意度100%。2021年1月,国务院职转办专刊向全国推广“财政奖补直达机制改革的淮安经验”;2022年11月,财政奖补集成服务改革入选中央依法治国办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名单。
营商环境要成为发展的沃土,离不开深耕细作。淮安聚焦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创新建立“党政亲商会”制度,完善企业反映问题会前收集、会中倾听、会后交办闭环管理机制,每期聚焦一个主导产业问题,由市党政主要领导轮流主持、与企业定期面对面“约会”,邀请行业顶尖专家“现场指导”,帮助党政部门摸准企业需求、解决企业困难。2020年来,累计举办活动27期,解决企业问题近1300个,服务企业的精准度与市场主体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今年初全市重特大项目攻坚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更是让企业家坐“C位”,旗帜鲜明地提出了打造物流成本最低、要素成本最低、服务环境最优、办事效率最高的“四最”营商环境。
梧高凤至,花香蝶来。淮安打造“四最”营商环境的成绩变成一个个新增和追加的重大项目、一个个冲击行业的“淮安基地”:“全球风电齿轮传动领域领军企业”南高齿、“光伏行业龙头企业”天合光能等企业纷至沓来、前景广阔;“全球第一大印刷线路板生产企业”鹏鼎控股、“世界汽车零部件行业的优秀企业”敏实集团扎根淮安、追加投资。
勇立潮头务发展,风鹏正举再启航。不断优化的营商环境,正成为助推淮安高质量发展向上突围、整体跃升的强劲动力。一路走来,淮安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优制度、减流程、破壁垒、强举措,为打造“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营商环境全力以赴,凝聚起推动高质量跨越发展的强大合力。
(■融媒体记者 唐筱葳 王妍妍 徐天魁;配图:经过多年发展,鹏鼎控股淮安园区由一个园区发展成现在的三个园区,产值由数亿元人民币增加到现在的150亿元人民币,成为淮安营商环境建设的最佳证明。■融媒体记者 杭卫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