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安区:“巡查+管理”确保河湖平稳运行

淮安区:“巡查+管理”确保河湖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 2024-01-27 12:54  关注度:1145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为推进河湖管理工作,2023年,淮安区以保护河湖水利工程完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目标,实行“巡查+管理”模式,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水事违法行为,维护河湖正常水事秩序,确保河湖水利工程功能正常发挥。

为推进河湖管理工作,2023年,淮安区以保护河湖水利工程完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为目标,实行“巡查+管理”模式,预防并及时发现、处理水事违法行为,维护河湖正常水事秩序,确保河湖水利工程功能正常发挥。

“日常巡查+专项巡查”,保障水事秩序

淮安区境内有流域性河道6条,总长度189.2公里;区域性骨干河道11条;省管湖泊2处,分别为白马湖、里下河湖荡。

开展日常巡查。淮安区水利局对流域性河道和省管湖泊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涉及涉河建设项目的河段和险工段结合实际增加巡查频次,其他河道每周巡查不少于1次。2023年,累计巡查流域性河道21472公里,更新各类标牌37处,维护限高设备警示标志4处,处理违规倾倒垃圾、破坏堤防等行为40余起。

开展专项巡查。为更好提高巡查实效,开展河湖保护专项整治行动,由区水利局联合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司法局开展河湖安全保护专项执法行动,排查问题13个。

开展水源地巡查管理。淮安区河道湖泊管理所对里运河、白马湖等开展专项检查58次,增加更新告知牌8处,维修护栏约100平方米,清理杂草约7万平方米,有力保障了广大居民饮水安全。

“项目监管+现场核查”,维护河道安全

做好涉河建设项目监管。淮安区水利局按照行政许可要求,组织相关水管单位开展264省道跨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海水道大桥、上河港建设、宁淮铁路等工程的后续监管工作,将其作为日常巡查重点堤段。如淮河入海水道沿线管理站累计开展检查1200余次、专项检查15次,交办拆除阻水坝3处、清除阻水障碍物2处,责令恢复堤防原样2处。做好涉河项目行政许可审批和服务,依法审批涉河建设等行政许可5件,审批市水利局交办的小微涉河事项8件。

做好部、省级卫片现场核查工作。上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发的各系统平台河湖遥感点位涉及淮安区的共计4252处,包括水利部“河湖清四乱”系统1543处、省水利厅河湖核查信息系统等2494处、市水利局大运河无人机点位215处,淮安区水利局组织相关水管单位对照坐标索引用时100多个工作日,调查拍照4639张,全面完成现场复核,维护了河道运行安全。

“水法宣传+常态管理”,提升管理水平

河湖良好的生态环境,离不开社会的关心和爱护。

加强水法宣传。淮安区水利局利用3月22日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契机,组织各水管单位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印发水法律法规摘编等方式进行宣传;开展水法规专题入村宣传活动,现场解读案例。

做好河道常态管理,抓好河湖堤防工程维修养护。淮安区水利局通过向上争取资金,对淮河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管理范围内的坑塘进行了平整、清杂等;对大运河管理范围内的树木及草皮进行施肥、修剪、补植、病虫害防治等;对古黄河部分雨淋沟进行修复;抓好涵闸维修保养。淮安区河道湖泊管理所先后19次对淮河入海水道沿线6座穿堤涵闸进行维修保养,3次抢修应急电力线路,确保每座涵闸正常运行。提升常态管理水平,组织管理人员进行无人机培训,实现“无人机+平板+执法艇+人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巡查,通过高科技巡查方式,发现7起圈圩和搭建棚房违法行为,经过法律宣传,当事人全部自行拆除,提高了巡查效率,提升了河湖管理水平,确保了河湖平稳运行。

■通讯员 江凤玉 侯 路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