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新闻网讯 省政府于6月23日召开了全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会议,我市校园足球工作“三个突出”的探索实践,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最新统计分析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我市拥有已注册市级足球运动员2600多名、省级足球运动员450名,一批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初步建成,全市融合贯通的校园足球发展格局日趋形成。其中,淮阴区被推荐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县”,另有26所中小学正在申报全国或全省足球特色学校。
近年来,我市建立了由教育、体育等多部门参与的校园足球联席会议制度,定期交流情况、会商问题、推进工作,下发了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实施意见,出台了考评细则,对优化校园足球活动网点校布局、完善校园足球竞赛制度、加强校园足球师资培训等均有明确要求。各县区通过教体结合方式,编排了校园足球专项经费,保证了校园足球活动的稳步推进。近三年来,全市已建成94所校园足球布点学校,其中,小学54所、初中28所、普高10所、职高2所,实现县区、学段两个全覆盖,编制的校园足球操在全市大中小学校推广。截至目前,全市绝大部分布点学校开设了足球课程。为提升校园足球竞技水平,我市采用“市队校办”和“名校办名队,名队进名校”方式,建立班队、校队、县队、市队四级梯队训练管理模式,吸引了一大批学生进入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计划。
记者 杜勇清 通讯员 唐广
来源:淮安新闻网、淮安日报社,淮安114网为您提供淮安本地新闻,淮安新闻网,淮水安澜新闻,淮安阳光纪检新闻,淮安民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