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才开始……

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才开始……

发布时间: 2025-07-08 10:07  关注度:237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小暑至,盛夏始。昨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也就是说,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小暑时节我市天气如何?与大暑相比,究竟哪个节气更为炎热?在小暑节气里,又该如何科学养生?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小暑至,盛夏始。昨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一个节气——小暑。俗话说,“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也就是说,小暑和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一段时间。小暑时节我市天气如何?与大暑相比,究竟哪个节气更为炎热?在小暑节气里,又该如何科学养生?针对这些市民关心的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高温天气持续“打卡”

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我市与全国不少地方一样正经历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以淮安国家基准气候站数据为例,昨日下午2点,最高气温飙升至36.4℃,这不仅是今年7月的第7个高温日,更是入夏以来的第11个高温日。在滚滚热浪侵袭下,我市高温预警信号持续“拉响”。

“本周,淮安不仅高温天气持续‘打卡’,还将开启‘蒸煮模式’。”市气象台预报员谢真珍介绍,预计本周我市多分散性雷阵雨天气。其中,周一天气炎热,最高气温37到38℃;周二到周五高温持续,最高气温34℃到35℃;周六到周日高温将有所缓解,最高气温降至33℃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本周不仅白天温度高,夜间气温也居高不下,基本维持在26℃左右。谢真珍认为,近期高温高湿天气是副热带高压异常、全球气候变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城市因密集建筑群和人类活动释放热量,加剧了“昼蒸夜煮”的闷热感。“居高不下的气温,加上时不时来场雷阵雨,空气湿度再度加大,白天‘蒸煮模式’仍将持续,市民体感不适。”谢真珍说。

●什么时候“凉飕飕”?

老话说“小暑热得透,大暑凉飕飕”,意思是如果小暑节气时天气就已经特别炎热,那么到了大暑节气,天气不仅不会比小暑时更热,反而会开始凉爽起来。今年我市小暑节气前就开启了高温模式,那么大暑节气会不会“凉飕飕”呢?

谢真珍表示,一般来说,小暑是小热,大暑是大热。从小暑到大暑期间,地表积蓄的热量持续释放,地面不断升温,到了大暑节气,天气会变得更炎热。今年小暑节气是7月7日,大暑节气是7月22日。今年中伏时间为7月30日至8月8日,大暑节气中有14天处于中伏范围内。按照“夏有三伏,热在中伏”的说法,大暑期间可能会比较热。

不过,天气变化并非完全遵循单一规律。谢真珍指出,大暑时节,季风强盛且北推,会带来充沛的水汽,导致降水明显增多。雨水能降低气温,让人体感觉相对凉爽,从而有可能出现“凉飕飕”的情况。综合来看,今年大暑期间气温走向存在不确定性,究竟是像节气特点那样热力十足,还是因降水带来凉爽,我市气象部门将持续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为市民提供准确的气象信息。

●小暑时节防“暑湿”

“小暑时节,气温一路攀升,降水也日益增多,空气湿度增大,人们普遍感觉闷热难受。”淮安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主治中医师汤月霞指出,在这一时期,养生与疾病预防需着重关注“暑”与“湿”,重点在于益气生津、健脾祛湿。

“暑邪易耗气伤津,故养生首重益气生津。”汤月霞介绍,在此时节中医推崇通过食用酸味与甘味食物来滋养人体阴液。例如,将乌梅、山楂、甘草等食材煮成酸梅汤,再添加适量冰糖调味,不仅能够生津止渴,还能起到养阴健脾的效果。此外,由于湿邪具有黏滞特性,易困阻脾胃,在饮食上还需注重健脾祛湿,将薏米、绿豆、赤小豆一同煮汤食用是不错的选择。除此之外,小暑时节还可选用三伏贴、艾灸、拔罐、刮痧、针灸等常见的冬病夏治方法来调养身体。

同时,汤月霞提醒,夏季白昼时间长、夜晚时间短,人体阳气处于旺盛状态,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来调整作息。建议晚上 11点前入睡,早上6点左右起床。早起后进行如伸懒腰、活动关节等简单的伸展运动,有助于唤醒身体机能。

■记者 徐薇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