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标:“芦笋大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标:“芦笋大王”带动群众共同致富

发布时间: 2024-08-05 21:11  关注度:153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芦笋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涟水县红窑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芦笋大王”,他就是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郑标。十多年前,经营花卉生意成功的他回乡创业,从零开始,将芦笋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超亿元。

芦笋营养丰富,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蔬菜之王”的美誉。在涟水县红窑镇,有一位家喻户晓的“芦笋大王”,他就是涟水县瑞丰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省乡土人才“三带”能手郑标。十多年前,经营花卉生意成功的他回乡创业,从零开始,将芦笋产业发展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年产值超亿元。

乡情难舍 回乡创业寻觅商机

郑标出生于涟水县唐集镇,他身上有一股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韧劲。他在上海经营花卉生意多年,加上吃苦耐劳的个性,事业蒸蒸日上。但乡情难舍,郑标的心底始终埋藏着回乡创业、带领家乡老百姓共同致富的梦想。

2012年,在一次涟水(上海)高效农业招商说明会上,应邀参加活动的他终于等来了时机。他被一个高效农业项目深深吸引。得知涟水县的气候条件、水质、弱碱性沙土都有利于栽培优质高产芦笋,在前期了解家乡土地租赁形式、投资规模、芦笋市场价值以及实地考察后,他毅然踏上了回乡发展高效生态农业之路。

坚持创新 小芦笋登上大舞台

郑标从自己熟悉的产业入手,一边种植花卉,一边种植芦笋。目标笃定的他从零学起,经常去参加由县农广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组织的各种农民培训班,向专家学习芦笋种植技术。芦笋为多年生植物,前两年基本没有收入,第三年,芦笋便为他带来回乡发展的第一桶金。他决定,将芦笋产业作为自己在涟水县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导方向。

创业的热情激励他不断创新。在成功种植芦笋后,郑标不断改进和创新芦笋的加工方式,推出了芦笋饺子、芦笋鸡糕等多种芦笋产品,优质芦笋走出涟水,抵达上海、广东等地,甚至出口海外。

授之以渔 带领乡亲共同致富

郑标认为,“授之以渔”才能真正振兴家乡。种植芦笋经验丰富的郑标成立涟水县芦笋协会,并在种植基地建起田间学校,邀请专家授课,带领家乡百姓一起从事芦笋种植。“现在种植芦笋1000多亩,通过参加学习,技术提高了,每亩利润可达2000多元。”种植大户孔庆平高兴地说。

现如今,涟水县拥有国内最大的设施芦笋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的30%。“涟水芦笋”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获得绿色食品认证。郑标说,今后将继续围绕产品深加工,不断拉伸产业链,提高芦笋产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品牌知名度,同时,引导周边农户积极参与,将产业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路子走得更宽、更远。

■通 讯 员 侯 可,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