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谢法官,这下我可以顺利领取退休金,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近日,涟水县某企业员工吴某激动地说。
原来,涟水县人民法院陈师街道融合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企业退休人员吴某与某公司的劳动争议纠纷。据悉,该公司成立初期,由于在劳动用工管理方面法律意识淡薄,未按照法律规定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导致部分企业退休人员无法足额享受退休金,此举涉及该企业几百名退休人员。
陈师街道融合法庭挂钩法官张兴鹏拿到卷宗材料后,敏锐地发现该起纠纷不简单。经了解,该公司未缴纳社会保险员工数量上千,目前在该公司上班的便有几百人,短时间内该公司很难筹措到足够的资金补交,利用公司现有资金不仅直接影响公司正常运转,甚至可能导致公司破产。一旦处置不当,这些员工就拿不到足额退休金。面对这一情况,张兴鹏及时与该院立案庭取得联系,希望争取诉前调解资源与力量,力争将该起矛盾纠纷化解于诉前。
“走融合法庭民营企业绿色通道!”该院立案庭庭长张健考虑纠纷所涉企业系陈师法庭辖区内民营企业,且所涉员工也系本地人,即按照自愿、合法、就近原则,通过陈师融合法庭民营企业绿色通道,及时将案件分流至特聘调解员、县人大代表凌磊手中。考虑到案件涉及社会保障、劳动争议且涉纠纷人数较多,挂钩法官与调解员数次前往该公司了解公司经营状况、赔偿能力,并向县人社部门了解企业员工未缴纳社会保险与足额缴纳后可享受的退休金差额。随后,挂钩法官、调解员通过县矛调中心对接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信访局等部门,开展联合调解工作。经多次协商,最终案涉企业愿意补偿部分未缴纳的社保费用,员工愿意降低赔偿标准,双方达成调解协议,该起纠纷得以顺利化解。据悉,该起纠纷立案到调解成功,仅用时24天。
该起纠纷成功化解后,陈师街道融合法庭主动对接企业,挂钩法官张兴鹏联合县人大代表、企业所在地网格员上门走访,一方面做好调解后的法律释明工作,另一方面督促该公司尽快按照法律规定解决其他员工的社会保险问题,防患于未然。后该公司积极联系其他退休劳动者给予补偿,在此过程中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未受影响。
今年以来,涟水县法院积极争取县委政法委支持,全面调动基层解纷力量,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法院诉源治理工作和融合法庭建设要求,以“坚持党委领导、主动融入大局”为首要原则,深入推进融合法庭建设。在法官挂钩基础上,增设调解员与网格员,广泛开展调解指导、诉讼服务、法治宣传工作,切实将矛盾纠纷化于萌芽、止于未发、防于未然。
此外,涟水县法院制作“优+”融合法庭·法官驿站通讯录,方便群众、调解员、网格员、法官之间联系沟通;积极争取支持,由县委政法委牵头,将网格员、调解员参与诉外调解等工作纳入考核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奖励办法,充分调动网格员、调解员等基层解纷力量的积极性,全力保障队伍稳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累计有776名网格员、调解员参与诉前调解工作,成功调解案件1200余件。 (孙楠 周钰惠)
上一篇:淮河镇人大代表多举措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