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今年2月,盱眙县人大常委会被确立为省人大常委会22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为了更广泛听取群众的立法诉求和立法建议,提高立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近期,根据盱眙县人大常委会要求,穆店镇人大主席团在维桥社区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配合县立法联系点征集法律法规修改意见,开展普法宣传,参与基层治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
搭建“四个一”工作阵地,体现民主性。该镇人大主席团依托人大代表工作站、法治公园和融合法庭建立立法信息采集点,形成“一点一站一园一庭”人大工作阵地,实现功能互融、信息共享。通过人大代表工作站定期向群众收集立法建议;利用社区门口的法治公园向群众开展法律宣传,让群众在休闲娱乐的同时接受法治教育;联合融合法庭开展纠纷诉前调解、在线诉讼等工作,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为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贡献智慧和力量。“四个一”阵地将立法意见征集工作融入群众日常,把群众诉求“原汁原味”反馈给盱眙立法联系点,让立法意见更有“烟火气”。
聚焦“三环节”工作流程,体现过程性。按照立法信息采集的前、中、后三个顺序,确保群众能够参与到立法的全过程。通过抓好立法意见采集的“首道工序”,拓展立法意见征询形式,在用传统方式收集民意的基础上,结合数字化功能,利用“数字人大”和“盱眙人大”微信公众号开辟立法建议征集通道,并将二维码印在“立法信息宣传海报”上,让群众“即扫即提”。在立法意见采集中,着重关注参与群体的多元化,除广泛征集基层群众和单位意见建议外,还邀请司法、执法机关以及有关行业人员召开座谈会,结合工作实际深入讨论法律草案,提升法律适用的实效性。建立“立法回头看”工作机制,配合盱眙县人大围绕法律法规实施开展评估调研,及时掌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推动立法信息采集“全过程”公开、立法环节“沉浸式”参与,让人民群众成为民主立法的“主角”。
构建“人大+”工作体系,体现广泛性。由该镇兼职人大副主席牵头,在镇政法以及社会治理办公室、基层法庭的协助下,充分发挥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作用,形成专业立法信息采集队伍,搭建立法意见采集的“神经网络”。积极采用“人大代表+”模式,结合各成员自身专业特长,立足基层一线,通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进“网”入“格”开展调研,充分调动各方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工作经验转化为立法建议。深入田间地头,组织开展专题立法调研,广泛倾听基层群众的声音。
■通讯员 张 晗 杨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