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女子胆管癌晚期多发转移,市中医院助其改善病情

女子胆管癌晚期多发转移,市中医院助其改善病情

发布时间: 2024-08-13 09:52  关注度:1128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胆管细胞癌晚期多发转移,肿块大小超过7厘米,癌细胞不仅在肝脏内肆意扩散,还悄悄向肝门区淋巴结、胰腺、腹主动脉旁、右中腹部等处伸出了“魔爪”……最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在淮安重获新生。

胆管细胞癌晚期多发转移,肿块大小超过7厘米,癌细胞不仅在肝脏内肆意扩散,还悄悄向肝门区淋巴结、胰腺、腹主动脉旁、右中腹部等处伸出了“魔爪”……最终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患者在淮安重获新生。

“医生当时就下了‘判决书’,胆管细胞癌晚期,肿瘤大,位置也不好,估计还剩3—6个月存活时间,建议到大医院看看。”患者李阿姨(化姓)的儿子刘先生(化姓)说,其母的病是2023年9月29日在沭阳某医院确诊的,虽然与医生交流病情时避开了母亲,他也是报喜不报忧,尽量隐瞒病情,仍然被细心的母亲发现了端倪。

“儿子,你跟我说实话,妈不怕,能面对。”面对母亲期盼的眼神,刘先生只好坦言,她得了癌症,要去大医院就诊。他一刻也不敢耽误,带着母亲先后去了南京、上海等地多家医院。

经过进一步检查,甚至有一家医院已经安排李阿姨接受手术治疗。医生打开腹腔后,却发现肿瘤严重程度远超预期,无法实施根治手术,只能进行肝姑息性切除(子灶切除)。检查结果显示,肝左叶可见一巨大占位,大小约71毫米×48毫米。周围多发子灶,肿瘤与膈肌、周围组织浸润。肝十二韧带质硬,呈条索状,可及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术中诊断肝恶性肿瘤伴膈肌转移、淋巴结转移。

手术治疗无望、体质弱无法接受化疗……50岁出头的李阿姨顿觉陷入了绝境。难道就这样算了?

“我不甘心,我妈还这么年轻,我舍不得,也不会放弃!”孝顺的刘先生通过网上搜索、熟人介绍,又带着母亲去了几家小有名气的中医诊所,依然没有找到有效的治疗办法。直到2023年11月,李阿姨找到了淮安市名中医、市中医院名医堂专家沈达荣。

据沈达荣回忆,初见患者时,其精神状况极差,面色晦暗,下肢无力,没有胃口,睡眠不好,吃什么吐什么。经过细致辨证,沈达荣认为患者属于气滞血瘀症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手术是最佳方案,可是目前处于癌症晚期伴有多处转移,无法施行手术。化疗的毒副作用大,患者的体质很差,无法耐受。寻常路走不通,那就另辟蹊径。沈达荣决定发挥中医辨证论治肿瘤的特色和优势,先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

在与李阿姨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沈达荣先采用补气养血、健脾养胃的中药汤剂为其调理身体。

一个月后,患者胃口变好,免疫力也得到了提升。沈达荣建议患者立刻住院接受化疗,并酌情添加一些抗肿瘤的中药,扶正祛邪。患者接受化疗期间一直坚持服用中药,减轻了化疗带来的恶心、呕吐、头晕等副作用,病情很快稳定下来。

化疗4个疗程结束后,奇迹出现了——2024年3月中旬的复查结果显示,患者体内的肿瘤病灶已缩小并钙化,直径缩小到3厘米,达到了手术指征。肿瘤指标CEA和CA199也从极高的水平降至正常范围。沈达荣建议患者去大医院接受手术治疗。

今年4月29日,李阿姨在上海某医院接受了“全麻下行肝左外叶切除+腹腔淋巴结活检术”。术中,医生发现患者肝脏上已经没有肿瘤病灶,只剩下“空壳”。为了保险起见,医生将患者肝内患侧切除,又对肝门区和胰头后方进行了淋巴结清扫,以防止后期复发。

术后,患者恢复情况良好。术后一个月,患者继续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目前病情稳定,不但气色变好了,人也变胖了。

前不久,李阿姨再次找到沈达荣复诊。说起这8个月的就诊经历,她难掩激动的心情,连声说:“是沈主任让我重获了新生!”她还说,是儿子孝顺,始终不放弃,最终找到了好医生。

沈达荣说,在中医看来,癌症的发生与人体内的环境失衡有关。中医治疗癌症的思路主要是调整人体内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抑制肿瘤生长。多年来的中医辨证论治诊疗经验表明,中医已经不再是癌症的辅助治疗手段,而是常规治疗手段。“在不同时期运用不同中药,让患者在合适的时机接受手术、化疗,将中西医方法融合到一起,能帮助患者改善病情。”他说。

(张娣娣 申琳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