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入夏以来,清江浦警方扎实推进夏季治安打击整治行动,结合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夜间经济”火爆态势,做强做实“夜间警务”,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全方位开展以平安为底色的营商环境和旅游警务建设,积极营造“警察就在身边,安全就在身边”的夜间治安环境,守护好大运河百里画廊的“烟火气”。
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的“运都胜境”牌坊下,民警、辅警胯下铁骑闪烁的警灯、手持的盾牌、佩戴的肩灯与景区内的璀璨灯火交相辉映。
传统糖人、手工编织、漆扇……再加上各种特色小吃,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的夜市摊点种类繁多,吸引了众多游客到此游玩。“小朋友,要紧跟在大人的身后,人多拥挤,不要打闹哦。”“叔,您这糖人吹得可真逼真!”……在热闹的人群中,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闸口派出所联合运河警务工作站正在开展夜间巡逻、秩序维护等工作,并与游客和摊主频繁互动。
针对夏夜人员密集的特点,清江浦警方整合大队、派出所、警务站、机关等警力,坚持街上巡、面上防、点上控和警力跟着警情走的工作机制,采取“定时+分段”“车巡+步巡”“定点值守+动中备勤”的方式,对景区人流量大的区域进行全覆盖、拉网式巡逻巡查,最大限度屯警街面,全区“1、3、5分钟”处置圈警力24小时街面备勤,加强重点景区巡逻的频次和密度,切实做到“见警车、见警灯、见警察”。
“快看,无人机!”除了配备充足的警力,清江浦警方还组建了“天鹰无人机战队”,利用数据的力量,为基层降压减负,提升巡逻防控能力。无人机巡控“天网”和地面各警种巡逻织就的“地网”,共同筑起了立体的安全屏障,营造出群众看着放心、玩得安心的平安环境。
据悉,清江浦警方在该景区每天出动警力300余人次,出动无人机28台,高频次、立体化开展夜巡工作,最大限度屯警街面,有效提高见警率、管事率。7月份以来,该景区各类警情同比下降6.7%,未发生一起刑事案件。
乘坐画舫一路向前,两岸风光尽收眼底,石牌坊、碑刻、船坞、水闸等古迹韵味十足。伴随着城市的发展,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周边增添了不少现代元素,饭店、酒吧、KTV、影院、宾馆等场所星罗棋布。
“游船边上有一处栏杆有些松动,一定要再加固。”“老板,你们这儿的插板线路明显老化了,需要赶紧更换……”“要严格执行实名登记制度,不能因为一时疏忽,留给违法犯罪分子可乘之机!”……为更好地护航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夜经济”的发展,清江浦警方充分发挥公安机关职能作用,针对周边饭店、酒吧、宾馆等重点服务场所,持续开展治安隐患排查行动,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确保各场所安全规范经营。同时,联合市场监管等职能部门,对夜市摊贩使用的燃气、消防等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现场提出安全防范指导意见,督促经营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截至目前,清江浦警方共开展集中隐患排查行动18次,检查各类场所近300次,发现并整改隐患28处,有效消除了景区及周边的安全漏洞。
“停车要锁好车门,贵重物品不要放在车上。”“诈骗分子花样多,要学好反诈知识,才能守住自己的钱袋子。”……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夜市中,民警、辅警穿梭在各摊位之间,利用景区人流量大的特点,以“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向群众传授反诈、防盗抢、防火灾、交通安全、禁毒等法律法规知识和安全防范常识,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平安就在身边”。7月份以来,清江浦警方在该景区累计开展各类宣传活动38次,受教育群众8000余人次。
7月22日,市民张女士在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夜市不慎将手机遗落,希望民警帮忙寻找。了解情况后,市公安局清江浦分局闸北派出所民警王润泽立即展开寻找,通过对张女士游玩路线的分析研判,发现其手机遗落在某糖水铺。由于生意火爆,店主还没来得及将手机交给警方。“警察同志,太谢谢了!要不是你们,我的手机可能就找不回来了!”张女士看到失而复得的手机,向民警连声道谢。
截至目前,清江浦警方在该景区为群众提供各类帮助69次,为群众挽回损失38万余元。在火热的夏夜,清江浦警方用实际行动守护着“百里画廊”的繁华盛景。
(韦津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