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兴武,淮安市中医院副院长、淮安市名中医、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疾病,对中医治未病有较深研究。忙,是周兴武给人们留下的第一印象。作为医生,他医术精湛,时常因忙碌耽误了吃饭;作为医院管理者,他分管医疗、门急诊、120、山阳医派传承研究发展等重点工作;作为共产党员,他时刻用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坚定信仰,在执着中前行,力所能及做到最好。他先后获评“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江苏省“十大医德标兵”、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省“333人才培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省第三批中医临床优秀人才、省“百名医德之星”、淮安市首席医学专家、淮安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十百千”人才培养计划第三层次培养对象等。
1992年,周兴武从扬州医学院毕业,被分配到市中医院工作。除了正常的临床工作外,只要一有空,周兴武就跟着名老中医抄方学习,分析病例,并前往上海仁济医院内分泌科进修深造。功夫不负有心人,39岁时,周兴武便成了当时医院最年轻的病区主任;随后又担任治未病中心主任、内分泌科主任;2020年被任命为副院长,分管医疗、门急诊等重点科室,挑起了更重的担子。
如何带领科室发展壮大,成为周兴武心中的头等大事。“把医院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就没有做不成、做不好的事。”在他的带领下,治未病中心蓬勃发展,内分泌科从最初“寄生”在其他专科里的小科室,一步步发展成淮安市中医临床重点专科。
如今,科室不仅在糖尿病、糖尿病足等内分泌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断治疗方面颇有建树,还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治未病的优势,走个性化治疗之路,让饱受内分泌病痛折磨的患者少走了许多弯路。
“当医生能够救治病人、为病人解除痛苦,每当看到患者痊愈出院,我就感到很幸福。”这是周兴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2003年春天的一个傍晚,一位因I型糖尿病合并酮症酸中毒的16岁少女丹丹,在家人的陪伴下从洪泽赶来,找到了周兴武。来的时候丹丹已经精神恍惚,烦躁不安,高热40度并伴有严重电解质紊乱。周兴武细心观察病情,第一时间拟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由于丹丹胰岛功能差,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低血糖等并发症,周兴武不放心,一直守护在其身旁,反复交代注意事项,直到丹丹病情平稳方才离开,此时已是凌晨3点。
由于第一次救治及时,周兴武成了丹丹认定的医生。20多年来,无论白天黑夜,只要丹丹前来就诊,周兴武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只要丹丹或家人打电话求助,周兴武也一定会立刻接听。
在为丹丹治疗的同时,周兴武还通过益气养阴、生津活血的中药方剂辨证调理,使丹丹的病情得到极大的改善。“现在,女儿已经结婚生娃,真的多亏了周医生!”丹丹的父亲对周兴武充满了感激。
这样的事例在周兴武的临床工作中不胜枚举。在周兴武眼里,患者没有高低贵贱,只有病情的轻重缓急,尽力让患者得到最大的关爱,是他多年来的行医准则,也令众多患者由衷地信任他。
多年来,周兴武一直坚持潜心治学、虚心求知。他先后拜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江苏省名中医顾维超,著名五运六气研究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五运六气专业委员会会长、无锡市龙砂医学流派研究所所长顾植山教授为师,在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广泛运用治未病理念,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
周兴武认为,只有大量地阅读中医经典,并不断学习学术前沿知识,才能诊治更多疑难病例。他每年至少举办2个全新的专题讲座,文献阅读量在100篇以上,以率先垂范的实际行动立言立行,为年轻医生做好榜样。他还常常教导年轻医生:“学医是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只要一点一点地沉淀下来,去努力、去付出,不怕吃亏,就一定会结出硕果。”在周兴武的推动下,淮安市中医院的人才培养、科室规划等工作都取得了进步。
为了更好地推动中医传承和发展,近年来,周兴武积极开展新技术和创新研究,先后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两项、厅市级科研项目一项,获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两项,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专著两部。
山阳医派是发源于淮安的中医学术流派。为了做好山阳医派学术思想的传承发展工作,2018年,市中医院成立淮安市山阳医派传承发展研究中心,并加入“江苏中医流派传承创新发展联盟”。
作为分管此项工作的负责人,周兴武先后赴上海、北京等地拜访山阳医派名家,收集梳理山阳医家传承脉络,征集相关文字、影像资料以及古物。在此过程中,他感触颇深:“社会各界以深厚的乡土情怀为山阳医派发展贡献力量,名家传人以高涨的中医自信为山阳医派发展蓄势赋能,我更要肩负起推进中医传承创新重任。”
周兴武表示,医院将积极组织山阳医派专题活动,深入挖掘整理山阳医派学术思想,出版专著,培养名医继承人,通过项目研究和技术创新,推动我市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为百姓送上更多的健康福祉。
■融媒体记者 杨丹丹 通讯员 张娣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