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让更多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完善就业政策,让更多人找到称心的工作;建设游园绿地,让群众尽享舒适美好的生活……悠悠万事,民生为重。一直以来,淮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群众的“小事情”放在心上,把百姓的“幸福感”扛在肩上,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9月初,家住淮安区淮上人家的谢女士送女儿到周恩来红军小学上学。“我小时候上学要去离家很远的学校,如今女儿能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我感到很满足。”谢女士说。
教育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之基。淮安紧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科学规划学校布局,鼓励集团化办学,推进县中振兴,奋力打响“学在淮安”教育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920所、在校生89.55万人、专任教师6.45万人,我市在苏北率先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督导认定,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实验区。
“去年办理了长护险,如今由养老机构的专业人员帮我照顾父亲,费用还很低。”洪泽区60多岁的魏阿姨说,她的父亲因患脑血管疾病,生活不能自理,享受长护险政策后,她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我市着力解决养老问题,健全以社会救助、长期照护、商业养老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截至去年底,全市在运营养老机构196家、乡村互助养老睦邻点85家、社区助餐点399家、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38家,养老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今年还成功入选全国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提升行动项目地区。
日前,“月圆中秋 ‘职’引未来”招聘会在淮阴区举办,多家龙头企业带来高质量岗位。“我想在招聘会上找份离家近一点的工作,方便带孩子、照顾父母。”淮阴区长江路街道居民王鑫说。
工作是百姓最基本的收入来源。淮安通过实施就业护航项目、制定《淮安市大学生“留凤工程”细则》等文件、举办专场招聘会等,为群众精准提供就业、创业服务保障和政策扶持。今年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2.26万人,全市企业职工参保缴费人数同比增长3.31%,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其中重大项目及规上企业参保人数同比增长15.07%,拉动就业作用明显。
“以前,菜场很乱,买菜不太放心。”市民钱女士说,现在这里好多了,菜场内窗明几净,硬化地面干净整洁,商品也齐全。
菜市场里藏着百姓最朴实的生活。淮安大力推动“透明放心菜市场”建设,加强对农贸市场环境的升级改造,定期开展食品抽检、质量监管、消防整治等活动,打造环境整洁、服务精细、功能完善、管理智能、商品优质、诚实守信的农贸市场新形象,让群众购物更方便省心。
走在里运河边,微风徐徐、水波不兴,树木繁盛、亭廊精巧,美景触手可及。在淮安,市民出门不到15分钟,便可遇到一处绿化游园。
为了让城市绿地布局更合理,淮安发挥水韵优势,巧妙利用城市空闲街角,匠心打造城市“绿色小客厅”,让群众“推窗见绿、出门进园”,这也是淮安推进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一部分。近年来,淮安先后实施400余个园林绿化项目,全市建成区共有城市公园45个、“绿色小客厅”60余个。
“外立面粉刷一新,楼栋内干净整洁,林间小道郁郁葱葱。父母以前住在破旧的小平房,现在也住上了大楼房。房子旧了,政府还出钱焕新。”家住淮安经开区佳兴南苑的孙丽对去年小区改造后发生的喜人变化感慨不已。
小区是人们幸福生活的起点。淮安着力改善居民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开展老旧小区改造,涵盖基础设施升级和环境改善等方面,同时写好改造“后半篇文章”,确保小区治理常态长效。今年,淮安计划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74个,惠及居民2.6万户,为群众打造温馨港湾。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