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向“新”聚力 向“质”强链——淮安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探

向“新”聚力 向“质”强链——淮安市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初探

发布时间: 2024-09-27 09:31  关注度:784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新材料产业是我市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关键技术,实施一批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构建千亿级规模总量、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2023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562家,实现应税开票975.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的30.1%。

中天钢铁将5.5毫米的钢丝处理拉制成0.3毫米的钢帘线,打造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巨石玻纤打造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全球每3支风电叶片中就有1支用到了巨石的玻纤产品;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科环打破国外垄断,给需要防腐的机体穿上厚度只有0.6毫米的“铠甲”,可以对抗超1000摄氏度高温6年以上……一个个新材料产业龙头企业串点成线、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新材料产业是我市四大千亿级主导产业之一,也是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我市坚持创新驱动,推动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攻关一批新材料关键技术,实施一批新材料产业重大项目,推进新材料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构建千亿级规模总量、百亿级龙头企业支撑的产业格局,全力打造特色鲜明、拥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2023年,我市拥有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562家,实现应税开票975.24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应税开票的30.1%。

项目引领:增动能 兴产业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也是高技术竞争的关键领域。如何抢抓机遇助推新材料产业“加速跑”?如何在新赛道助力新材料产业动能澎湃?淮安给出答案——招引大项目。

“项目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新材料产业链培育非一日之功,需要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方协同发力,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衔接,构筑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市科技局局长胡长青表示。2023年,全市新开工亿元以上新材料工业项目85个,投资总额378.12亿元,占全市的22.2%。

新材料产业大项目频频落地,夯实了产业发展基石,推动了产业加速升级。近年来,我市先后招引中天精品钢帘线、巨石玻纤、台华新材等投资超百亿元项目落户,拥有作为众多产业基础的钢帘线、玻纤丝、锦纶丝“三根丝”,确立了在汽车制造、纤维新材料等行业的优势地位。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精品钢帘线项目,正在按照“灯塔工厂”标准加快建设,

建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超高强精品钢帘线生产基地;总投资116亿元的巨石玻纤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行业内智能化水平最高的生产基地;总投资120亿元的台华新材绿色多功能锦纶新材料一体化项目,促成洪泽区与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合作共建“绿色低碳差异化纤维产业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在先进金属新材料方面,我市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58户,2023年实现应税开票429.02亿元。沙钢集团淮钢特钢连续多年开票销售额超百亿元,企业钢球用钢、铁路用弹簧扣件圆钢等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50%,汽车用钢直供一汽、上汽、东风、雷迪克等大型汽车制造企业,与世界最大锚链生产企业亚星锚链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江苏天淮钢管有限公司建造了国际上第一条超大口径热连轧无缝钢管生产线,配置直径达51米的世界最大环形加热炉,装备配置国际最先进,作为国内自主集成的508毫米高等级无缝钢管项目,成功入选“世界冶金十大技术要闻”。

龙头带动:补链条 聚集群

30吨氢氧化钾可以生产10万吨聚醚,那么同样30吨的双金属催化剂可以生产多少吨聚醚呢?日前,位于淮安工业园区的江苏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给出答案:100万吨!这家淮安企业十年磨一剑,打破欧美技术垄断,成为全国唯一一家主营双金属催化剂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一举站上了我国催化剂领域的“金字塔尖”。

“目前,我们的双金属催化剂年产量20吨左右,仍然供不应求,当务之急是加紧扩大生产规模,在应用端瞄准标杆客户。”江苏巴德聚氨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负责人赵宝成说,“去年9月,企业开工建设扩建项目,计划2025年建成年产聚醚多元醇用双金属催化剂60吨与特种聚醚12万吨扩建项目,届时我们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双金属催化剂供应商。”

聚氨酯产业是化工新材料领域的细分产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赛道。作为全省唯一依托地方资源优势打造建设的特色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区,淮安工业园区充分利用环氧丙烷、聚醚等产业基础,丰富聚氨酯新材料门类,研发特种聚醚、聚氨酯弹性体、泡沫材料、高性能涂料等产品,积极建设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充分发挥园区聚氨酯产业集聚效应,着力将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园打造成为集科研、孵化、生产、制造等于一体的国内一流聚氨酯新材料产业基地。

龙头领航,“链”上逐新。随着我市新材料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涌现出一批行业领军企业。诸如瑞洋安泰、富强新材料、天淮钢管、云达铝业等企业,都已成为细分行业龙头。

此外,依托储量全省第一的岩盐、芒硝、凹土等资源优势,我市集聚盐化凹土新材料规上企业超200家,吸引中化、中石化、实联集团、山东金岭等大型企业纷纷在淮布局;乙烯利、香芹酮等产品产能全球第一,特种聚醚、聚醚胺市场占有率全球前三。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打造全省纤维新材料创新型产业集群、全省一流化工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科技赋能:建平台 提能级

为了突破一系列功能性生物基纤维“卡脖子”关键技术,部署新赛道,去年8月,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东华大学、江苏省纺织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吴江福华织造有限公司,按照“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市场化原则组建“淮安市新一代功能性纤维新材料创新联合体”。

作为全市唯一的纺织化纤新材料行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研发生产差异化聚酯纤维产品。“我们将依托创新联合体,围绕品牌和市场流行趋势,全方位进行差异化多功能产品开发和定制,生产绿色、低碳、功能、安全的纤维产品。”江苏三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康说。

新材料产业是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为此,我市积极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加大创新联合体建设力度,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鼓励创新型领军企业、行业龙头企业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组建创新合作组织和利益共同体,着力突破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集群式创新,进一步激发新材料产业创新活力。大力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出台《淮安市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建立健全市、县、园区三级专精特新企业服务专员制度。

向“新”向“质”、聚集发展。据统计,我市在新材料产业累计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25户、市级专精特新企业55户,培育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44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76户。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通 讯 员 朱华伟 王小青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