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工业是龙头、脊梁。新中国成立75年来,淮安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聚焦聚力聚神先进制造业发展,持之以恒攻项目、稳增长、优环境、促转型,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和产业转型升级步伐。75年来,淮安工业经济破浪前行,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工业体系,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跨越,工业强市建设步伐坚定。
重大项目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和“压舱石”。近年来,淮安致力于项目投资和产业发展,靠大项目扩增量,靠好项目提质量。
走进总投资202亿元的中天钢铁集团(淮安)新材料有限公司,机器人和智能装备取代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着。作为淮安历史上单体投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中天淮安精品钢帘线项目建成后,可年产130万吨钢帘线和20万吨胎圈钢丝产品,并力争建成全球首家金属材料深加工“灯塔工厂”。
在另一个重特大项目淮安阿特斯新能源产业园项目现场,大型机械设备轰鸣声此起彼伏,建设者们干劲十足。该项目规划建设“16 GW切片+16 GW电池片+16 GW组件”,一期项目已于2月28日开工,项目完全达产后预计年开票销售300亿元、年税收6亿元。
发展是首要任务,项目是第一支撑,百亿项目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随着淮安市百亿级制造业项目招引2021年实现从“0”到“1”的突破,巨石玻纤、台华新材、捷泰新能源、天合光能等一批投资超百亿元的大项目纷至沓来。截至2023年底,淮安在建投资超百亿元的制造业项目已达11个,其中8个项目首期竣工投产,重大项目呈现加速突破态势。
优质项目加速集聚的背后,是淮安坚持“项目为王、环境是金”工作导向,持续擦亮101%服务品牌的必然结果。今年初,淮安新年第一会首次以新型工业化为主题,强调要集中力量、集聚资源、集成政策,推动重特大项目攻坚和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04个,同比增长41.2%;新开工、新竣工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分别为216个、148个,同比分别增加7个、21个;完成工业投资619.8亿元,同比增长22.8%,增速全省第二。
一直以来,淮安紧扣产业集群培育,协同推进强链、补链、延链,在差别化竞争中彰显比较优势。特别是近年来,淮安以“7+3”先进制造业集群为重点,一手抓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竞争力强、贡献度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机器人产业是我市聚力打造的先导产业集群之一,先后引进了奥联新能源动力系统等10余个高成长性的机器人产业项目。此外,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是我市发展机器人产业的重要产业园区,也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南北共建园区高质量发展创新试点”,园区重点发展智能装备与机器人、半导体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终端制造等智能制造产业,预计到2025年,园区可实现产值104亿元、利税11亿元。
为做足做优“延链补链强链”文章,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淮安研究制定《淮安市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实施方案》,重点培育“353”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新三样”“三根丝”等优势新兴产业,分行业制订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优化产业配套,编制发布产业配套白皮书,市级“五中心一基地”产业配套中心正式挂牌,“1小时工业配套服务圈”初步形成。今年上半年,淮安先进制造业集群规上企业产值增长14.7%,总量占全市78.4%,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纤维新材料等产业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为积极对接省“10+X”未来产业体系,加强低空经济、虚拟现实、大模型、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研究,淮安编制《十大未来成长性产业研究报告》,着力打造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环境。从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到新兴产业,从工业园区扩容提质到产业链条延伸完善,如今的淮安,工业经济活力尽显、发展势头正劲。
羰基铁粉是目前采用工业化技术量产的粒度最细、纯度最高、球型度最好的铁粉,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和智能制造领域的高频功率电感、金属3D打印。位于盱眙县的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是全球仅有的9家羰基铁粉生产企业之一。2021年,天一超细金属粉末有限公司获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2年荣获工信部颁发的淮安首个“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称号。企业还牵头制定了《微米级羰基铁粉》等一系列国家标准。
创新是撬动发展的第一杠杆,也是推动产业转型的不竭动力。近年来,淮安滚动实施百亿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培育、“智改数转网联”、千企技改等行动计划,更大力度推进企业规模提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绿色转型、质效提升。全面优化创新生态,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队培育计划。成立专业化科技招商队伍,加大科技型项目招引力度,统筹推进重点实验室引建、科教产业园“创新之核”建设、科技创新公共功能平台打造等工作。强化数实融合发展,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行动计划。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36家百亿重点培育企业产值同比增长34.2%,高于全市规上企业23.7个百分点。累计培育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768家,上半年申报高企、省瞪羚企业分别为513家、13家,规上企业研发支出同比增长35.87%。
目之所及,皆是火热发展的图景;耳之所闻,均是跨越赶超的铿锵足音。淮安积极作为、凝心聚力,朝着开启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阔步前行。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