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一站“涟”心,群众“薪”事速解

一站“涟”心,群众“薪”事速解

发布时间: 2025-04-02 09:15  关注度:242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事情还要从十小时前说起,彼时陈军林刚为12名农民工要回了工资,法律援助中心驻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又领着一名当事人走进涟水法院在涟水县综治中心设立的陈军林调解室,对陈军林说:“陈庭长,这起欠薪案件的材料我们与被告核实过,被告没有异议,但就是不愿意给钱。”

一天晚上七点,刺眼的车灯光将涟水法院的大门照亮,看清车牌号码后,等候在门卫室的涟水法院调解员陈军林长长舒了一口气,原告的看病钱有着落了。

事情还要从十小时前说起,彼时陈军林刚为12名农民工要回了工资,法律援助中心驻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又领着一名当事人走进涟水法院在涟水县综治中心设立的陈军林调解室,对陈军林说:“陈庭长,这起欠薪案件的材料我们与被告核实过,被告没有异议,但就是不愿意给钱。”

接过工作人员手中的资料,陈军林仔细阅读起来。

这起纠纷源于2024年4月,原告在被告承包的某厂电焊工程中从事电焊工作,但直至调解当日,被告仍以原告做工不细致为由,拖欠其5800元工资。多次索要未果后,原告诉至法院。

“我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来找法院的,您看我这腿,就等着拿钱去治疗呢。”原告指着被石膏包裹的左小腿说。

陈军林当即拨通被告的电话,然而刚说完打这通电话的目的,被告便发了火,撂下一句“没钱,不想给”就挂了电话。

矛盾这么大?

陈军林与原告详细沟通后才知晓原因。这起纠纷的“导火索”是被告认为原告不断煽动其他工人离职,所以对原告怀有敌意,不愿支付其薪酬。“我哪有这本事呀。”向陈军林解释事情的经过后,原告无奈地摇头。

明白原委后,陈军林又拨通被告的电话,耐心地释法明理,顺利化解了被告对原告的误会。被告还说起了自己的难处:“其实我也想尽快将工资都发给他们,只是我的工程款没到账,没钱发呀!”

陈军林意识到这起纠纷有希望调解成功,便追问被告是否了解原告起诉的缘由。随后,陈军林讲述了原告的病情与面临的困难。见被告听完后沉默了,陈军林又从被告的角度解释调解相较于法院判决对其影响更小。

陈军林耐心细致的调解终于打动了被告,被告当即筹集资金,并驱车赶到涟水,将5800元交到原告手中。

终于拿到了工资,原告激动地握着陈军林的手说:“谢谢陈庭长,没想到您这么快就帮我要回了工资。”

“最该感谢的是综治中心呀。”看着原告的笑容,陈军林发自内心地感慨,自入驻综治中心后,调解效率得到了极大提高。

目前,涟水县大力支持综治中心建设,整合公、法、司、信访等单位常驻,各类解纷资源协同发力,实现纠纷信息共享、快速反应、综合治理,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

涟水法院立案庭庭长张健介绍:“综治中心建设前,劳动争议类案件当事人要想维护自己的权益,往往要在多个单位间来回奔波,比如需前往设立在信访局的‘清欠农民工工资接待站’登记、赴法院诉讼、向司法局寻求法律援助等。利用涟水法院诉讼服务中心成建制入驻县综治中心的契机,涟水法院建立一站‘涟’心·破壁解纷机制,打破法院与行政机关、调解组织间的职能壁垒,当事人只要进入综治中心就有法院工作人员全程引导,所有流程都可以一站式解决,极大提高劳动争议类案件的化解效率。”

据悉,截至3月30日,涟水法院今年劳动争议案件新收案件数已同比下降58.5%。

■通讯员 张曙光 周钰惠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