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破茧成蝶,构筑区域公共卫生坚实堡垒——写在淮安市疾控中心入选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之际

破茧成蝶,构筑区域公共卫生坚实堡垒——写在淮安市疾控中心入选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之际

发布时间: 2025-04-05 11:15  关注度:54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淮安疾控为何能在全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中脱颖而出?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飙道破缘由:“近年来,市疾控中心锚定‘苏北领先、省内先进’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预防为主’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管理、夯实技术根基、规范履职,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群众健康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疾控力量。”

近日,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局公布江苏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评审结果,淮安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三类地区中唯一省级区域公共卫生中心建设单位,标志着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淮安疾控为何能在全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中脱颖而出?市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张飙道破缘由:“近年来,市疾控中心锚定‘苏北领先、省内先进’目标定位,坚定不移贯彻新时代‘预防为主’工作方针,通过强化管理、夯实技术根基、规范履职,全力以赴推动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守护群众健康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疾控力量。”

厚植根基,锻造公卫人才“梦之队”

2023年,淮安市疾控中心与徐州医科大学深度合作,挂牌成为该校首个附属疾控机构,并合力打造苏北疾控领域独具特色的江苏省研究生工作站。“我们着力突破传统科研与实践分离的壁垒,构建一个让研究生扎根公共卫生一线,在实战中培养科研思维、磨砺实践能力的优质平台。”市疾控中心科教信息科副科长孙敏介绍。

目前,工作站聚集了3名资深研究生导师,已累计培养8名研究生,其中2人毕业、1人获直博资格,发表SCI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3篇。

此外,淮安市疾控中心积极拓展高校合作版图,与复旦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10所高校达成教学合作,成为其重要的教学实践基地。在蚌埠医科大学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中,该中心实习生团队大放异彩。“为了让学生们在大赛中展现最佳水平,我们组织了无数次模拟训练,从基础理论的反复夯实到操作流程的精雕细琢,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我们和学生们的心血。”孙敏介绍,最终,中心实习生团队以总分第一的绝对优势夺冠,并一举斩获“个人防护”和“现场仪器检测”两项单项冠军,连续两年蝉联团体一等奖。

人才是公共卫生事业蓬勃发展的源头活水。

近年来,淮安市疾控中心全力构建与高校紧密联动的“研—本—专”全方位人才培养体系。该中心还与江苏护理职业学院创新打造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定制班”。“定制班”采用独特的“1+2”分段培养体系,即1年在校理论学习筑牢根基,2年在中心实验平台进行岗位实战锤炼,将行业核心技能无缝融入课程设置。学生小赵兴奋地说:“在‘定制班’的学习经历让我提前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通过参与中心的实际项目,我对专业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动手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提升。”

从研究生的深度科研培养,到本科生的实践技能强化,再到专科生的定制化岗位塑造,淮安市疾控中心构建起一套层次分明、衔接紧密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源源不断地为公卫事业输送各类专业人才,为区域公共卫生事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协同共进,激活公卫发展“新引擎”

科研创新是推动公共卫生事业进步的核心驱动力,淮安市疾控中心依托校地合作的强大合力,在科研领域不断深耕细作,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和前瞻性的成果。

据介绍,淮安市疾控中心精心打造的淮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检测重点实验室,成为科研创新的前沿阵地。与原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携手合作,成功攻克环境气溶胶微生物采集和富集这一技术难题,创新研发出病毒气溶胶采集富集仪。“这项技术的突破意义非凡,它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高效、精准地采集病毒气溶胶,为传染病的溯源、传播途径分析以及防控策略制定提供关键的数据支持,极大地提升了我们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的监测能力。”淮安市疾控中心检验科科长杨鹏飞介绍。同时,通过多点传感技术的创新集成,构建“生物有害因子自动采集与监测一体化系统”,实现对生物有害因子的实时监测、智能采集、精准鉴定以及远程预警。

在科研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上,淮安市疾控中心持续发力。与复旦大学联合开展的沿洪泽湖区域甲型流感病毒与洪泽湖中其他微生物关系的研究,成果斐然。研究团队经过长期的实地采样、数据分析以及实验验证,揭示了甲型流感病毒跨物种传播与陆地和水环境循环之间的紧密联系,首次提出半水生动物可能作为病毒跨物种传播媒介的重要观点。这一创新性理论为禽流感等相关传染病的防控策略制定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科学依据,有助于从源头上阻断病毒传播路径,降低疫情发生风险。此外,该中心积极与兄弟市疾控中心开展呼吸道病原体检测领域的合作,共同应用高效液相悬浮系统、高通量多病原检测系统、快速检测系统等先进设备,探索分子检测技术在呼吸道病毒检测中的创新应用。通过跨区域合作交流,整合各方优势资源,为更大区域范围内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检测技术方案,有力地提升了区域公共卫生整体干预水平。

淮安市疾控中心通过搭建多元化科研合作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在传染病监测预警、病原体传播机制研究以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创新等多个领域持续发力,不仅产出了一系列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科研成果,更为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多维赋能,筑牢公卫安全“防护墙”

卫生应急能力是衡量一个地区公共卫生水平的重要标尺。淮安市疾控中心构建起一套内外协同、高效响应的卫生应急体系。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该中心秉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大局观,积极投身跨区域应急支援行动。新冠疫情期间,先后派出14批共计172人次的专业技术精锐力量,奔赴上海、海南、重庆、甘肃以及省内兄弟市,全力支援当地的流调溯源、消杀作业和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核心工作。

“每一次接到县区的新冠异常检出信息,都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我们必须迅速做出反应,合理调度资源,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有时候一晚上要连续派出三四批处置队员,虽然压力巨大,但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淮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苏琦坚定地说。该中心通过加强跨区域应急支援和市内应急处置能力建设,构建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卫生应急网络,无论是面对外部疫情的支援需求,还是本地突发疫情的挑战,都能够迅速响应、高效应对,切实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此外,淮安市疾控中心在公共卫生行政执法领域的创新实践,为区域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治保障。近年来,淮安市疾控中心受国家环标委委托、主持起草的国家标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规范》于2019年4月颁布实施,并在2023年完成实施情况监测评价,提交的报告获得国家疾控局高度评价。同时,起草的《淮安市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办法》于2021年3月正式实施,填补了餐具饮具集中消毒服务单位监督管理地方立法空白。在公共卫生监督执法中,淮安市疾控中心积极探索非现场执法创新模式。通过在线监督监测、远程视频监控、大数据分析等方式,提高卫生监督执法效能。已建成包括生活饮用水、餐饮具集中消毒、放射卫生等领域的在线监测点位352个,实现了执法监管的智能化、精准化。同时,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省级卫生监督执法实训基地,2024年3月被省卫健委认定为省级卫生监督执法实训中心,为全省公共场所卫生监督执法人才多层次培训提供重要教学平台。

“江苏省区域公共卫生中心项目建设是省疾控局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增强优质公共卫生资源供给,最大限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全面提升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张飙说,未来,淮安市疾控中心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协同发展的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实力,为推动区域公共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守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铸就更为坚实的防线,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通 讯 员 王德明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