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晚报讯:清明假期,淮安大地上人潮涌动,文旅市场活力迸发,假期消费持续升温。河下古镇、蒋坝镇、白马湖旅游度假区、西游乐园等旅游目的地迎来客流高峰,游客们赏花踏青、品尝美味、体验民俗,享受春日美好时光。清明假期,全市共接待全域游客202.89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1.47亿元,较2024年同期分别增长29.7%、21.96%。其中,纳入重点监测的60家景区、乡村旅游区(村)共接待游客151.48万人次,按可比口径增长48.34%;实现营收2116.43万元,按可比口径增长9.02%。
假日文旅市场热度攀升,离不开各地、各单位的提前谋划、精准施策。白马湖旅游度假区推出“春日宴”活动,发布《躺平式踏青指南》,举办蹴鞠、锤丸、投壶、礼射等传统运动项目趣味比赛,吸引众多游客一试身手,此外,该景区的油菜花、樱花迎来盛花期,踏青、露营、烧烤等休闲娱乐项目让游客流连忘返。西游乐园围绕“向春天出发”这一主题,策划了春游祈福、寻花有礼等活动,同时,开展了淮安西游乐园淮安马拉松亲子跑活动,通过科技互动、趣味运动、国潮体验、障碍闯关等环节激发孩子的运动潜能,以主题装备赋能、“神仙精怪”应援、颁发完赛专属奖牌等方式为参赛家庭拉满体验感与仪式感。清明假期,西游乐园实现了接待游客量、综合营收双增长。
休闲游乐,品美食是重要一环。不少游客到洪泽区蒋坝镇赏春景、吃螺蛳。盱眙龙虾已上市,盱眙美食城开街迎客,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前往品尝;尅街夜市火热开市,盱眙十三香、蒜泥等经典口味龙虾香味四溢,很多外地游客千里迢迢赶来品尝正宗的盱眙龙虾。
赓续红色血脉,砥砺报国之志。清明假期,大量游客走进红色景区,参观红色遗址,聆听红色故事,表达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
清明节当天一大早,周恩来故居前排起了长队。清明三天假期,周恩来故居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创历史同期新高。周恩来纪念馆举行了“无尽的思念——缅怀周恩来崇高风范”主题广场演出活动,接踵而至的游客在此重拾红色记忆、缅怀伟人风采。上海游客吴先生特意带其75岁的外公前来瞻仰。“周总理是我心中的榜样,今天来到周总理家乡,圆了我多年的梦想。”吴先生的外公激动地说。
明媚的春光激发了人们踏青出游的热情。在金湖水上森林公园,水杉林间的100多亩二月兰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游玩、踏青,感受春日浪漫。在涟水金鸡坨生态景区,油菜花里藏着灿烂的春意,众多游客纷至沓来,领略田园风光,体验乡村生活。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内,成片的紫荆花竞相开放,美丽的雪柳令人赏心悦目。
清明假期,淮安各文化场馆推出民俗文化、非遗体验等多项特色文化活动。淮安市图书馆举行了“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通过手工制作等方式向孩子们宣传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和历史背景。淮安市博物馆举行了“清明节——淮安市博物馆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清明假期,全市31个公共文化场馆(含14个备案文博场馆)和95个文化站全部免费对外开放,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共计194项(含线上),参与总人数达5.52万人次。
■融媒体记者 李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