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官,这个案件我认了,我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来还款……”来到拘留所的体检中心,被执行人刘某慌了神,随即提出自己的还款方案。见刘某比较有诚意,淮阴区法院承办法官和当事人联系后,将刘某带至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和当事人进行协商,刘某这才松了一口气。
事情还要从2019年说起。当年5月,刘某因和张某某产生买卖合同纠纷,被诉至法院。法院审理并依法判决刘某应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张某某货款及利息共计一万余元。可之后刘某一直躲避履行义务,张某某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过程中,法院因未发现被执行人刘某的下落且无其他财产可供执行,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
今年4月12日,淮阴区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接到举报电话,了解到被执行人刘某住在淮安市某小区。法院随即组建执行小队。半个小时后,执行小队便赶到刘某的住所,成功找到刘某。面对法院执行队员,刘某仍然态度顽固,对欠钱一事矢口否认。承办法官耐心地向刘某释法明理,督促其履行法律义务,并告知其拒绝履行要承担的法律后果。刘某依旧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见刘某拒不履行,执行队员便将刘某带至拘留所的体检中心进行送拘前的体检工作,之后便出现了开头一幕。
在法院执行指挥中心,执行法官查看刘某手机,发现刘某存在大额流水,当即否定了刘某提出的分期还款方案,并告知其涉嫌拒执罪。刘某表示愿意积极筹款履行义务。当天中午,刘某便将一万余元案款汇至法院账号,这起六年前的执行案件得以顺利执结。
■融媒体记者 王磊 通讯员 朱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