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干净整洁的村道、白墙黛瓦的民居、特色鲜明的文化廊道……时下,走进位于白马湖畔的金湖县吕良镇沿湖村,一幅“水清岸绿、产兴人和”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近年来,该村坚持“生态优先、产业筑基、治理赋能”理念,探索出一条独具水乡特色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之路。
沿湖村因毗邻白马湖而得名。2024年,该村以白马湖片区培育村建设为契机,先后整合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按照“十有二十条”建设指标,重点围绕“人居环境提标、乡风文明提质、集体经济提效”三大工程,分类推进规划发展村庄和一般村庄改造提升。
“村里变化大得很,道路由‘白改黑’,路旁种了花木,厕所也改造了。”村民王大姐笑着介绍。据了解,该村农村公路等级路比例达100%,并实现亮化全覆盖;修缮房屋72户,整治“三线”10000余米;新建成标准化村卫生室、互助养老睦邻点、文体小公园、巷间小游园“一巷一景”、农机停放点等,满足群众日常生活需求;全村绿化率超38%,建成省级绿美村庄。
农村美不美,重点先看水。沿湖村的河道上,新建了污水提升泵站,有专人进行定期清淤、水质监测和设施运维,守护村民“家门口”的“水清河畅”。河道两岸金灿灿的油菜花与绿油油的麦苗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风光图。
生态优势如何转化为发展动能?沿湖村“水陆并进”:水上,培育优质稻米、荷藕、小龙虾、芡实等特色产业,实行稻虾、藕虾共作,推行“一田两用、一水双收”模式;陆上,招引服装生产、机械制造、建筑工程等各类企业,不仅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还带动100余人就业。
现在,该村以22家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为载体,走出特色发展之路。通过村企合作,延伸芡实产业链,开发芡实粉、芡实糕、即食芡实饮品等产品;注册“沿湖”商标,线上线下销售有机米和虾、藕等产品;开发岸坡苗木种植产业,已栽植苗木70亩8500株。
据了解,沿湖村已连续五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集体资产“双增长”。2024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13.2万元,村集体资产达864万元,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3.3万元,高于全县平均水平。
和美乡村,不全在外延之美,更吸引人的是融入乡风的文明新风。沿湖村坚持党建引领,在建强基层战斗堡垒、不断提升村干部能力的同时,采用“送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对村干部和种植养殖户、乡土人才经常性开展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活动,通过他们的能力提升带动全村经济发展,引导村民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风尚。
为让文明乡风吹进普通农家,该村结合自身实际不断创新,积极探索实践,通过村规民约共建、党员示范带动,夯实文明根基。成立红白理事会,积极推行“婚丧简办标准”,遏制高价彩礼、铺张浪费,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活动;传承乡土文化,在传统节日期间,组织村民自排自演,开展花船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繁荣乡村文化;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树立正面典型,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融媒体记者 郭敏杰 刘 权,通 讯 员 宣 超
上一篇:中华慈善总会来淮调研慈善工作
下一篇:金湖法院化解一起排除妨碍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