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近日,《2025年淮安市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出台,从靶向培育、政策支持、服务保障三大维度,为专精特新企业高质量发展按下 “加速键”,旨在破解发展难题,加快推进专精特新企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快速增长,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
据悉,《行动方案》的主要目标为:培优培强专精特新企业矩阵,健全完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梯度成长培育体系,集聚一批专注细分领域、生产管理精益、掌握核心技术、聚力科技创新的优质中小企业。至2025年末,累计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0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0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1500家。
在企业培育方面,《行动方案》明确靶向策略。聚焦省“1650”产业体系、市“7+3”先进制造业集群和“35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构建“储备—培育—提升”全链条培育机制,畅通创新型中小企业成长通道。通过建立“金种子”培育库,对重点培育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行“一户一档”管理,量身定制提升计划与服务清单,确保培育工作有的放矢,让企业在细分领域深耕细作、做大做强。
政策支持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市在工业强市引导资金中设立专精特新专项,构建全方位政策扶持体系。
《行动方案》在延续对获评专精特新企业奖励的基础上,新增多项激励措施:对首次获评国家和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给予奖励,对超额完成专精特新企业投资建设项目的县区(园区)予以奖励;对企业设备投资进行贷款贴息,并上浮研发费用补贴,以“真金白银”的投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与投资热情。
优质的服务是企业发展的坚实后盾。我市着力优化审批流程,简化专精特新企业项目核准备案、工程规划等审批程序,提升办事效率。进一步拓展“淮企小秘书”功能,打造线下线上融合的公共服务平台。围绕政策解读、产业链对接、投融资服务、人才培养等企业发展关键环节,构建“四链融合”综合服务体系,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市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持续发力,坚持分层梯度扶持和分类靶向培育并举,通过开展专精特新企业专题巡诊等精准解决企业发展痛点,取得显著成效,企业质态不断优化。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专精特新企业成为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2024年,全市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实现开票销售710.18亿元,有力带动了中小企业发展。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通 讯 员 刘香莉 钱 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