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市高职校“四个融合”绘就思政教育新图景

市高职校“四个融合”绘就思政教育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5-16 10:51  关注度:227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市高职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实行“四个融合”,努力绘就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新图景,使思政课教学生态发生了很大转变,在教育表达上由“课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在教育空间上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扩展,在教育主体上由“教师主导”向“全员育人”增容。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近年来,市高职校在思政课建设中实行“四个融合”,努力绘就职业学校思政教育新图景,使思政课教学生态发生了很大转变,在教育表达上由“课本话语”向“生活话语”转换,在教育空间上由“第一课堂”向“第二课堂”扩展,在教育主体上由“教师主导”向“全员育人”增容。

党建引领与立德树人融合

市高职校坚持将立德树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标准适当、运行有序、保障有力、成效明显的一体化“大思政”育人体系,制定“三全育人”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建设思政教育共同体。将党支部建在系部,在每个班级成立团支部,实行“七色花伴”党员联系班级制度,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融合

该校安排教师参加国培、省培和思政课集体备课,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14、15课获评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院级示范课。在开足开齐思政课的同时,积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其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立项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第二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和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塑造价值融为一体,促进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物流基础》课程被评为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相关成果获2023年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承办2025年淮安市“课程思政·精彩一课”中职青年教师思政育人精品课展评活动,展示了思政首课、课程思政、主题思政等三个组别的课堂生态。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融合

该校实行“第二课堂”和社团项目化管理,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良性互动。举办清明祭扫、五四青年节入团仪式、新生入学教育、军训、庆国庆文艺汇演、“一二·九”大合唱等活动,加强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学生参加国赛、省赛获金牌数、奖牌数,连续多年居全市同类学校首位。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大幅提升。组织学生参加央视中秋晚会、淮安马拉松比赛等活动,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组织学生参加省模拟法庭比赛,获二等奖;参加淮安市模拟法庭比赛,多次获特等奖或者一等奖。

校内课堂与校外基地融合

该校依托淮安作为世界美食之都、淮扬菜发源地的优势,在校内建成淮扬菜实践基地,指导学生制作淮扬菜;在校外建成农耕教育基地,指导学生种菜种粮食,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精神。发挥淮安红色资源丰富的优势,加强与周恩来纪念馆、周恩来故居、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新安旅行团纪念馆等红色场馆合作,建成12个校外德育基地,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并发挥专业特长开展志愿服务,培养学生爱国家、爱人民的意识。定期邀请校外专家学者、劳模工匠进校作报告、开讲座,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该校开展的“追寻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等研学活动连续三年获评省中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项目。该校“地方红色文化在职业院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研究”课题获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并于2024年底顺利结题。

■通讯员 王学品 曹红梅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