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暴风雨”交作 “肉搏战”正剧

“暴风雨”交作 “肉搏战”正剧

发布时间: 2025-05-23 09:58  关注度:24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抗战烽火,不只在流血牺牲的战场。从《淮海报》留下的报道记载可以看出,1942年春夏之交,紧密团结反“清乡”,万众一心保夏收,成为彼时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必须打赢的先期“保卫战”。

抗战烽火,不只在流血牺牲的战场。从《淮海报》留下的报道记载可以看出,1942年春夏之交,紧密团结反“清乡”,万众一心保夏收,成为彼时夺取抗战最终胜利必须打赢的先期“保卫战”。

1942年5月1日出版的《淮海报》转载解放日报社论《迎接困难加强团结》,社论指出:“中国抗战正是处于黎明前的黑暗的时候……抗战五年来空前未有的困难,已经临到我们面前了。”

这篇社论在字里行间鲜明地阐述了当时抗战形势的严峻程度。社论说,“敌人对各抗日根据地残酷的三光政策,他妄想把人都杀完,房都烧光,生产全部毁坏,使我抗战军民同归于尽。”对此,社论呼吁,“需要我们的团结,更提高一步,我们的战斗力,更加强一步。”

6天后的5月7日,《淮海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粉碎敌伪“清乡运动”》的文章,对当时的敌我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同时为淮海抗日根据地下一步的斗争指明了方向。

文章指出,“最近伪‘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在日寇与南京汪逆之指使下,近在进行所谓‘清乡运动’,并于上月二十日组成伪‘苏淮特别区清乡委员会’……”通读这篇文章,我们可以获取的信息是,这一时期的敌伪开始发动“清乡运动”,掠夺人民粮食,“以图解决其粮食之极度恐慌”。而为了粉碎敌人的诡计,首先要动员与组织根据地广大民众,使所有人都作积极的准备。其次,要积极加强人民的武装,以便打击敌伪的军事力量。文章在最后一部分还提出了“武装保卫夏收”的口号。

查阅史料过程中,我们发现,淮安市档案馆收存的1942年5月、6月出版的《淮海报》,目前仅有10期,其中还有数期版面不全。但从这些幸存的文字报道中可以看出,1942年春夏之交,淮海区军民齐心协力,围绕反“扫荡”、保卫夏收胜利展开了广泛而坚定的斗争。

就在敌寇“苏淮特区”计划开始“清乡运动”之际,敌我双方就发生了一场交锋。1942年5月7日出版的《淮海报》第1版刊登了题为《粉碎敌寇“清乡扫荡”妄图 我破击涟新公路 时码伪匪出动阻挠被我击溃》的报道。报道称,淮海敌伪为配合整个“清乡运动”,同时巩固其盐河的运输线及以涟水至新安镇的公路为依托向我中心“扫荡”,于1942年4月15日令时码伪军四出强拉民夫,修筑此公路由柴市至浅集一段。我涟水自卫团基干队及三区区署遂亦发动民夫破路,与之对抗。时码伪军横加阻挠,解散民夫,“我X部因此出动武装破路。”出动后,X部向浅集以东挺进,时码伪军感受到威胁,伪匪头子王培琨竟下令以机枪向我部队扫射,双方展开战斗,“战况甚烈,激战一小时后,将匪击溃,闻王之弟已受重伤,其余俘匪一名,缴枪一支,毙伤匪二名”。

一个月后,1942年6月7日出版的《淮海报》带来了多条振奋人心的消息。当日头版的新闻报道《沂大配合地方武装 克复卢圩吴河滩》说,敌寇财政经济已至山穷水尽,所以加紧对我根据地边区的掠夺。5月23日晚,宿迁城内之敌配合王斗山等匪部约五百余众(其中敌军六十余人),“附炮二门,重机枪三挺,轻机枪七挺,手炮三个,于拂晓前进犯二区大兴集,该镇商户之货物、钱财、农具悉被抢劫一空”。我沂河大队闻讯赶到时,敌已退军,至大公乡薛墩、临沟等处肆虐,“计被抢者二千余人,被烧者百余家,牛驴牲口被抢去者在三百头以上,农具也悉夺去”。事后,敌人又在大兴集西六七里的卢圩、吴河滩强征民工,赶筑土圩铁丝网等工事,还“毁民田为打麦场”。5月31日,我沂河大队配合地方自卫队,趁敌站脚未稳,于拂晓前围攻该处。战斗持续约两小时之久,“敌伤亡三十余人不支四面逃窜,敌建立方一周之据点即为我攻克,地方民众闻讯后莫不喜形于色。”

同日同版的《淮海报》还刊载了《宿迁敌“扫荡”邵店阴谋被我粉碎》《泗沭独立营击溃伪田赋强征队》等报道,为淮海地区军民带来了多项喜人的战果。

从《淮海报》的行文报道上看,进入1942年6月,敌我之间围绕粮食的斗争日趋激烈。根据1942年6月16日出版的《淮海报》报道,伪“苏淮特区”指令沭城伪县府,“要粮五十万石,以备军用,拟在我根据地抢掠与收买”。为保卫夏收、粉碎敌伪抢粮暴行,淮海区军民齐心协力,互相配合,一方面武装克敌,一方面加紧收割。

“快收 快晒 快打 快藏”,1942年6月10日出版的第165期《淮海报》刊发的报道《粉碎敌人抢粮阴谋 各机关代收队活跃》称,“越割越起劲不管双手起泡 都踊跃争先 女队员打冲锋”。6月13日出版的《淮海报》报道,《沭五区儿童团总团成立 积极配合保卫夏收》。6月16日,《淮海报》又刊发了相关题材的报道《争取夏收胜利 老百姓站岗放哨 军民合作收割忙》。

抗战前线也传来捷报。特别是1942年6月28日出版的《淮海报》在头版重要位置,以集纳式报道的方式,通报了“沭海军民协力保卫夏收”“东海‘边大’粉碎敌连续‘扫荡’”“民众已怒吼 张登仁聚众杀敌”等战斗战况,并在应有的报道标题基础上,额外增加了一行醒目的述评式标题《暴风雨交作肉搏战正剧》。

《退租借粮 提高了农民抗日情绪》《一人慷慨活命数百 王益寿借粮三十石》《各阶层团结 拥护政府退租法令》《彻底实行减租减息改善民生 行政公署公布条例 号召公务人员奉公守法 为实行减租减息的模范》……结合《淮海报》的这些报道和其他相关史料,我们还获知,这段时期,淮海抗日根据地通过普遍、彻底地实行减租减息,增加工资,改善雇工待遇,在“提高群众的抗日情绪”、打造坚固的抗日基础、粉碎敌人的“扫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报道组成员:何弦 杜勇清 周登超 吴修文 王伟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