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市中医院泌尿外科联合多学科成功为一名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房室传导阻滞、贫血等多种基础疾病的101岁输尿管结石患者实施输尿管结石手术,彰显了医院在高风险复杂病例救治方面的综合实力。
患者逾百岁 手术风险较大
前不久,刘大爷因左侧输尿管结石伴积水和感染、双侧肾结石被转入市中医院外三科(泌尿外科)的时候,满脸愁容。泌尿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杨景明为老人做了详细的检查,发现他的病情比较复杂,主要面临三大难题:第一,患者因“上消化道出血”住入脾胃病科,虽医生第一时间给予抑酸护胃等治疗控制病情,但老人高龄、体弱、合并症多,手术风险较大;第二,患者结石梗阻时间长,左侧输尿管上段及左肾盂积水,尿比重、肌酐等肾功能指标出现异常,必须尽快手术取出结石,保护肾功能;第三,患者双侧髋关节僵硬,活动度差,截石体位困难,手术空间小,增加手术难度。虽说输尿管结石手术本身并不复杂,但是高龄患者的手术是高危禁区,围手术期准备、麻醉耐受、术后康复,每一道都是难关,这给医疗团队带来很大挑战。
多学科联合 微创技术护航
杨景明迅速启动多学科协作诊疗(MDT)模式,组织心血管病科、手术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联合会诊。专家们运用专业知识,全面、精准地评估患者的心肺功能、血压调控状态及对手术的耐受程度。结合会诊意见,泌尿外科团队制定了微创手术方案。
为最大限度减少创伤,杨景明带领团队实施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即通过自然腔道进行微创操作,避免开放性手术风险。麻醉科主任倪洋林为老人精准实施全身麻醉,全程保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手术历时半小时,输尿管结石被彻底粉碎清除。
术后,护理团队针对高龄患者特点,采用耳穴埋豆、中药热奄包等中医特色疗法,缓解留置导尿管引起的尿道不适。术后第3天,患者康复出院。
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手术患者比例逐年上升。该手术不仅考验外科医生的技术,还考验麻醉管理、围术期护理及多学科协作能力。对此,杨景明有着丰富的诊疗经验。他曾在上海工作多年,2024年通过高层次人才引进,来到市中医院工作。
杨景明提醒广大市民,最近气温升高,人体出汗增加,如果摄入水分不足,身体缺水,尿量减少,尿液浓缩,就会增加泌尿系结石形成的风险。预防泌尿系结石,一定要记得多喝水、少吃高草酸食物。发现结石,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治疗。
■通讯员 张娣娣 申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