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黄花塘镇人大:架起连心桥 共谱和谐曲

黄花塘镇人大:架起连心桥 共谱和谐曲

发布时间: 2025-07-01 09:41  关注度:224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盱眙县黄花塘镇,一股由基层人大代表汇聚的力量,生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悄然化解基层纠纷矛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淮安日报讯:在盱眙县黄花塘镇,一股由基层人大代表汇聚的力量,生动践行着新时代“枫桥经验”,悄然化解基层纠纷矛盾,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专业赋能,凝聚“有法可依”的调解力量。如何将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于萌芽状态?黄花塘镇的人大代表们给出了“专业支撑”的答案。在旧铺社区人大代表工作站,一场关于借款纠纷的调解会有序进行。三位人大代表耐心引导,同时现场视频连线马坝法庭的法官释法答疑,巧妙地将法律的权威性与代表的公信力结合,最终让针锋相对的双方在法理交融的氛围中达成共识,当场签署协议。黄花塘镇人大不仅构建了“代表+法官”的联动模式,还组建“桃源大叔”调解服务队深入一线,设立巡回法庭便利群众,打造“小李说法”点单式普法节目精准送法上门。专业赋能,让调解不再是简单的说和,而是有法可依、令人信服的诉源治理方式。

主动下沉,践行“脚步丈量民情”的担当。诉源治理贵在主动,难在源头。在黄花塘镇,人大代表们摒弃了“坐等”的思想。当燃气安全改造遭遇农户的强硬拒绝,省人大代表徐玲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她主动登门,一户户地耐心讲清利害。面对农户担忧的整改费用,她组织多方座谈协商,在村“两委”、村民代表、镇政府和燃气公司之间反复奔走,最终拿出了切实可行、让群众满意的解决方案。该镇人大还创新建立“小组并网”机制,人大代表与网格员紧密联系,深入选区排查隐患;设置居民意见箱广纳民声;镇人大定期牵头召开问题“过堂会”,明确责任、限期解决,并将结果公示于网格间,形成收集、汇总、交办、反馈、公示的完整闭环。

融合创新,探索“多元共治”的特色路径。在诉源治理的实践中,黄花塘镇人大的探索融入了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长。坐落于千亩茶园间的“茶旅融合专业工作室”成为人大代表参与基层治理创新平台,巧妙地将当地悠久的茶文化融入基层治理实践,总结成充满智慧的“四杯茶调解法”:一杯消消气,二杯说说事,三杯暖暖心,四杯握握手。这套蕴含人文关怀的特色方法,已成功化解土地流转、用工等纠纷80余起,调解成功率高达97%。

黄花塘镇人大将代表履职的触角延伸至矛盾源头,架起了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为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谱写社会和谐乐章贡献力量。

■通讯员 於 倩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