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阴区:营商环境“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淮阴区:营商环境“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7-03 10:42  关注度:237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从20亿元项目42天“五证联发”,到25个项目“拿地即开工”;从运用涉企免罚轻罚“三张清单”,到为企业减负2565万元;从123个重大项目实现“四即”审批服务,到审批材料精简超25%、时间压缩超20个工作日……今年以来,淮阴区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从20亿元项目42天“五证联发”,到25个项目“拿地即开工”;从运用涉企免罚轻罚“三张清单”,到为企业减负2565万元;从123个重大项目实现“四即”审批服务,到审批材料精简超25%、时间压缩超20个工作日……今年以来,淮阴区以刀刃向内的改革魄力,把营商环境打造成高质量发展的“金字招牌”,以营商环境“强磁场”激活发展新动能。

专班服务“快准好” 从“抢项目”到“护全程”

在总投资10亿元的江苏杰特电气项目建设现场,15.1万平方米的专业厂房整齐排列,工人们正忙着内部装修。该项目负责人宋明忻介绍,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生产新型电机、变频器8000兆瓦(20万台套)以上,预计今年三季度竣工验收。

“项目原本签约落户在外地,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继续推进。淮阴区的干部得知后,带着政策连夜赶来。”宋明忻告诉记者,“他们不仅帮企业解决了用地审批难题,连施工车辆拥堵这样的小事都放在心上。”据该项目引资人、淮阴区交通运输局局长严健介绍,该局组建帮办专班,一周内协调迁移绿化、公交站台,助力7.1万平方米厂房百日封顶,跑出了淮阴“加速度”。

这样的故事在淮阴区不断上演。今年以来,该区提供“全天候”热线服务,为每个项目配备“专属管家”,从签约到投产全程护航。“铁脚板”主动上门问需,把最新的惠企政策、最好的帮办服务送上门,形成“入户—问需—解困”闭环。同步推行工程审批材料精简25%、时限压缩20天,把政策红利切实转化为企业发展动能。

邀约执法“暖起来” 从“查隐患”到“送安全”

“多亏区住建局上门指导,7项安全隐患提前消除,现在生产更安心了。”近日,中天钢铁集团淮安基地安全负责人张小龙感慨道。这家年产能超500万吨的钢铁企业,通过淮阴区创新推行的“企业点单、部门上门”服务机制,主动邀请执法部门“把脉问诊”,精准破解了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痛点问题,成为淮阴区“邀约式”执法服务最生动的注脚。

淮阴区“邀约式”执法服务于2023年推出,该区27个执法部门梳理出2291项涉企检查事项“服务清单”,变以往“拉网式”巡查为企业自主“点单式”邀约。机制运行以来,淮阴区已累计为187家企业提供上门服务,消除各类隐患426个。

这种从“要我合规”到“我要合规”的转变,推动全区涉企行政处罚案件数量不断下降,企业合规管理咨询量显著增长,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审批改革“快起来” 从“串联办”到“并联批”

“从签约到开工仅42天,审批材料都由代办员‘包办’,我们只需要签字盖章。”谈及淮阴区审批手续全程代办服务,汉道精密项目副总经理倪彬彬连连称赞。

为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快速落地,淮阴区健全重大项目服务保障机制,以“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为核心突破口,创新机制、优化流程,推动更多审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构建全链条高效审批服务体系,推动重大项目实现“签约即提速、拿地即开工”。打破传统审批“串联”模式,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等五证审批环节进行系统性重构,实行“同步受理、并联审查、限时办结”,实现“一次提交、多方复用”,审批时限压缩超60%。如今,“签约即提速、拿地即开工”已成为重大项目落地的“标配”。

■记 者 张 祥 左文东,通讯员 李 堃 李 园 李能白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