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创新招商模式 推出“涟快办”服务,涟水:“双轮驱动”点燃发展引擎

创新招商模式 推出“涟快办”服务,涟水:“双轮驱动”点燃发展引擎

发布时间: 2025-07-08 09:46  关注度:23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值得一提的是,“涟快办”的服务内涵还在不断丰富。推行“容缺+承诺”审批模式,构建代办员、审批窗口、建设单位三方并联运作机制,一套委托书、总平图等材料可在多部门间共享,打破“重复审核”壁垒;开通超级管理员系统权限,实现55类证照、119份电子证照材料免提交,累计为经营主体减免申报材料3321件;依托21个部门数据共享、60项政策集成的“财政奖补”系统,将“人找政策”转为“云端智办”……一系列举措,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经营主体。

盛夏,涟水县年产10万吨电子级玻璃纤维零碳智能生产线建设工地上,焊接火花四溅,工程车辆往来穿梭,整个施工现场的忙碌景象比炎炎烈日还要火热。“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我们有信心如期完工。”项目负责人说。

发展靠项目,项目拼招商。今年以来,涟水县明确招商选资“一号工程”目标,努力以项目之“进”夯实发展之“基”、以实干之“势”夺取全年之“胜”,吹响项目攻坚冲锋号。

干劲足,方向明。涟水县创新招商模式,深入分析研判产业链图谱,用好招商选资“工具箱”,聚焦但不局限于四大主导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具体执行中,灵活采用产业招商、以商引商、中介招商、基金招商、能人招商等形式,把项目招引区域拓展到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细化项目考核办法,健全激励机制,按照市场化、专业化要求,不断优化专业招商小分队,提高项目招引的针对性、实效性;定期召开招商信息研判会,及时跟踪对接有价值信息,优先推动项目向“一区三园”集中。

以健全激励机制为例,近年来,涟水县组建4个产业招商专班、6个专业招商协作组,深化联动融合招商。涟水经济开发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去行政化”改革,分赛道、分产业、分区域成立13个招商局,构建“薪酬能增能减、人员能进能出、干部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

得益于招商模式创新,今年1—5月,涟水县新签约亿元以上工业项目51个,协议引资额312亿元,为实现“双过半”奠定坚实的项目基础。

项目招得来,更需稳得住。涟水县强化项目攻坚,坚持工作在一线调度,问题在一线解决,县主要负责同志深入重大项目建设现场,面对面了解情况抓推进,紧紧围绕项目规划审批、施工建设、设备进场等关键环节,强化“五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日跟踪、周调度的闭环机制,让“涟快办”服务成为项目建设的“加速器”。

日前,在江苏众力光伏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车间里,机器手臂持续作业不停歇,全自动串焊机正以每12小时4000块的高产能全速运转。“政府及时帮助我们解决了用工缺口和物流堵点问题,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抓生产。”该公司负责人贾飞说,帮办服务给企业节省了大量时间,降低了成本,涟水有如此优质的营商环境,让企业扩能增产信心满满。

事实上,早在众力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项目二期开工时,贾飞便真切感受到政府服务之暖、办事效率之高。彼时,该项目实现我市首例土地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图审合格证、施工许可证“五证联发”“零跑腿”,刷新了项目审批的“淮安速度”,也让企业扩能增产的信心更足,成为“涟快办”政务服务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效率源于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改革。涟水创新推出“涟快办”项目服务“12345”工作法,即“一流队伍”全程办、“两张清单”保节点、“三极服务”高效能、“四最环境”兑承诺、“五新项目”走在前。重大项目签约后第一时间纳入代办服务,全流程代办、全项目代办,选优建强代办员队伍,对全县重大项目逐一梳理,针对每个项目制定“五证联发”倒计时表,以主动服务倒逼流程再造。

统计显示,今年以来,“涟快办”共服务重大项目76个,解决建设问题320个,其中13个项目实现“五证联发”“拿地即开工”。

值得一提的是,“涟快办”的服务内涵还在不断丰富。推行“容缺+承诺”审批模式,构建代办员、审批窗口、建设单位三方并联运作机制,一套委托书、总平图等材料可在多部门间共享,打破“重复审核”壁垒;开通超级管理员系统权限,实现55类证照、119份电子证照材料免提交,累计为经营主体减免申报材料3321件;依托21个部门数据共享、60项政策集成的“财政奖补”系统,将“人找政策”转为“云端智办”……一系列举措,让政策红利精准惠及经营主体。

■记 者 刘 华 王 舒,通讯员 梁玉乾 陈婷婷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