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聚力攻坚勇突破,奋楫争先开新局,清江石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聚力攻坚勇突破,奋楫争先开新局,清江石化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走稳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 2025-08-08 14:16  关注度:230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清江石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创新发展、打造一流”主题行动,围绕“安全环保再上台阶、生产经营扭亏脱困”两大核心任务,稳妥推进短流程和装置全面停产,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荣获2024年度淮安市50强企业称号,累计完成原油中转11.97万吨,成本费用同比减少7321万元、降幅48.11%……翻开扬子石化清江石化公司(以下简称“清江石化”)2025年上半年的成绩单,一项项来之不易的成绩见证了公司迎难而上、奋力拼搏的步伐。

近年来,清江石化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胜利油田、九江石化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开展“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创新发展、打造一流”主题行动,围绕“安全环保再上台阶、生产经营扭亏脱困”两大核心任务,稳妥推进短流程和装置全面停产,全面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为淮安高质量跨越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安全环保筑根基

安全环保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清江石化强化忧患意识,树牢底线思维,统筹推进安全生产与绿色低碳发展,通过强化责任落实、创新管理模式、深化隐患排查、推动技术升级等举措,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环保屏障。

清江石化始终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坚持依法合规转观念、回归体系抓管理,完成80项安全管理提升年行动任务、安全生产许可证换证和二级标准化复证工作。举办隐患排查与治理和“最强巡检”劳动竞赛,查找隐患1718条,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风险管理模式得到加强,公司风险总值下降29.36%。积极守护员工身心健康,完成476人次职业健康体检,未新增职业病病例。接受中央环保督察、重大危险源核查等多层级HSE监督检查,未发现重大缺陷。

同时,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抓实中央环保督察整改,巩固环保绩效B级企业成果,有效开展废水、异味排查和危废处置,停车处置安全环保整体受控。落实“双碳”战略,顺利通过江苏省碳核查、节能监察及装置能效现场核查。

党建引领促发展

一直以来,清江石化始终坚持将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将党的建设作为企业转型发展的“红色引擎”,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在扎实开展理论学习的同时,清江石化修订完善党委讨论和决定事项清单、“三重一大”决策事项清单,党委前置研究全年转型发展、生产经营等重大事项20余项,党委“把管保”作用充分发挥。

召开清江石化第三次党代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党委、纪委。以深化“三个面对,三个怎么办”大讨论、“干部联系点”建设等为抓手,开展公司级大讨论4场、车间班组级活动65场。以“党委领航、支部筑基、党员冲锋”特色党建活动为统领,扎实开展“双示范”创建,凝聚改革发展合力。

突出实干实绩导向,严格绩效考核,落实“三能”机制,在中、基层干部中开展“三个扪心自问”大讨论活动,打造转型发展人才“特训营”培训品牌,出台技能等级鉴定与职称评审奖惩细则和《清江石化加快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实施方案》,全力筑牢企业发展的人才根基。

全体党员还主动参与短流程运行、隐患排查、降本增效等工作,有效降低了蒸汽、电、氮气等公用工程消耗,同时节约了检修费用。

践行责任勇担当

作为深耕淮安多年的央企,清江石化始终把造福桑梓、回报社会作为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在增进社会福祉、支持乡村振兴、保障员工福利等方面积极履职。

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捐赠8万元助力淮安经济薄弱村建设,增强经济“造血”功能。春节前走访慰问涟水县红窑镇朱圩村困难村民,为他们送去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资。在朱圩村实施村集体厕所改造项目,将以前的长2.5米、宽2米的旱厕改造为长8.5米、宽5.5米的水冲式厕所,大幅改善村民如厕环境,提升农村卫生状况。

热心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连续7年组织职工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024年共采集4万多毫升全血及24个单位的成分血。组织职工参加慈善一日捐,为困难职工筹集爱心捐款。向驻淮某部捐赠10个可拆卸便携式野战指挥方仓,精准服务练兵备战、深化军地协同。

此外,清江石化持续擦亮“有困难找工会”品牌,开展困难群众慰问、困难职工子女上学救助等活动,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健康优先”原则,开展健步行、女职工趣味比赛、女职工专项体检等活动,提升员工幸福感、归属感。

新征程上,清江石化将以“五千五万”精神为引领,坚持“稳”字当头,统筹抓好安全环保、资产处置、降本减亏、转型发展和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坚决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安新实践作出更大贡献。

■记 者 杨丹丹 通讯员 张 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