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金湖县人民医院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金湖县人民医院成功为百岁老人实施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发布时间: 2025-09-30 11:07  关注度:228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外伤性疾病。髋部骨折后,老年人常面临长期卧床、活动能力丧失以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甚至致命。因此,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近日,金湖县人民医院骨科联合心内科等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专业护理,成功为一位合并心包积液的101岁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心包穿刺引流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帮助患者摆脱病痛,重新站立。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外伤性疾病。髋部骨折后,老年人常面临长期卧床、活动能力丧失以及严重并发症的风险,甚至致命。因此,髋部骨折被称为“人生的最后一次骨折”。近日,金湖县人民医院骨科联合心内科等多学科团队凭借精湛技术与专业护理,成功为一位合并心包积液的101岁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心包穿刺引流术及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帮助患者摆脱病痛,重新站立。

百岁高龄 手术难度叠加

不久前,101岁的王奶奶因意外摔倒导致左侧股骨颈骨折。她每晚卧床后疼痛难忍,无法自主翻身,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心肺功能衰退且基础疾病多,手术风险极高,家属一直犹豫不决。

该院骨科主任徐信龙联合麻醉手术科、心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年医学科等科室专家,开展多学科会诊,全面、细致地评估王奶奶的身体状况。评估结果不容乐观,一是老人生理机能退化,心肺储备能力差,B超提示心包积液,若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心脏压塞,直接危及生命,而长期卧床又易引发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二是老人基础病较多,长期服用多种药物,需调整用药方案避免术中、术后风险;三是面临术后恢复难题,高龄患者伤口愈合慢,易出现感染、血栓、压疮等并发症。面对“先处理心脏问题还是先解决骨折”的两难局面,多学科专家共同评估后认为,需先通过心包穿刺引流术解除心脏压迫,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精准施策 顺利手术

心内科团队率先行动,该科主任王琛在超声引导下为王奶奶实施心包穿刺引流术,精准抽出积液。之后,老人胸闷、气促症状明显缓解,心脏功能改善。骨科团队针对老人的基础疾病,提前制定输血、抗血栓、感染预防等预案。护理团队指导老人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床上排便训练,做好心理辅导缓解其焦虑情绪。麻醉手术科团队采用“无插管静脉麻醉+腰硬麻醉”联合方式,精准控制麻醉深度,实时监测老人生命体征。骨科团队凭借丰富经验和精准操作,不到1小时便顺利为老人完成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术中出血少、创伤小。

精心护理 逐步康复

相较于手术台上的惊心动魄,术后管理更是一场“持久战”。为此,骨科医护团队为王奶奶量身定制康复三步走计划。一是早期干预:术后6小时,护士便指导老人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血栓;24小时后,在护士及家属协助下开始床上关节活动训练。二是细节呵护:为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人员每2小时为老人翻身一次,使用防压疮床垫;根据老人口味指导调整饮食结构,保证营养摄入促进伤口愈合;向家属及老人反复讲解预防术后髋脱位相关知识。三是循序渐进:从助行器辅助站立到短距离行走,医护人员每天耐心指导,全程守护,见证老人每一天的进步。

术后第2天,王奶奶已经能够在助行器的帮助下缓慢行走,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以前疼得睡不着,现在能站起来走路,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老人拉着医生的手,激动地说道。家属也对治疗效果连连赞叹:“一开始我们特别担心,老人入院后,从手术到护理都做得特别好,现在老人能自己吃饭、简单活动,我们也放心多了。”

此次对超高龄骨折患者的成功救治,不仅体现了金湖县人民医院多学科协作的高效与精准,更彰显了该院在高龄、高危患者诊疗领域的技术实力,为类似复杂病例的救治提供了宝贵经验。该院将始终秉持“生命至上”理念,用精湛的技术、细致的护理为老年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他们在晚年依然能拥有高质量、有尊严的幸福生活。

■通讯员 巫跃文 范晓钰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