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的泗阳骄傲

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的泗阳骄傲

发布时间: 2025-10-09 10:49  关注度:228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此次战斗,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有多位从泗阳县参军的有志青年,他们分别是王集镇张坝村张庄的张立伦、王集镇张坝村任庄的任国监、王集镇花井社区的胡志法、穿城镇河西村的翁兆法、爱园镇红豆村的高后荣。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82位勇士,在刘老庄战斗中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全部壮烈牺牲。为纪念此次战斗,4连被命名为“刘老庄连”。在刘老庄八十二烈士中,有多位从泗阳县参军的有志青年,他们分别是王集镇张坝村张庄的张立伦、王集镇张坝村任庄的任国监、王集镇花井社区的胡志法、穿城镇河西村的翁兆法、爱园镇红豆村的高后荣。

从没见过父亲面的烈士遗腹女

8月23日下午,在泗阳县王集镇花井社区捷风帽业加工点,笔者见到了胡志法烈士的侄孙胡振林。提到伯祖父胡志法,胡振林打开了话匣子。

据胡振林介绍,胡志法烈士生于1915年,1941年参军,是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事务长。其家中有兄弟三人,胡志法排行老三。

1941年,目睹日本侵略者在泗阳大地上犯下的种种罪行,刚结婚一年多的胡志法毅然报名参军,成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

1943年3月,胡志法在刘老庄战斗中牺牲后,其妻在老家诞下一女,取名胡秀珍。后来,胡志法的妻子因生活所迫改嫁他乡,胡秀珍由其祖父母抚养。

8月23日下午4时许,笔者驱车来到泗阳县穿城镇,见到了胡秀珍。她告诉笔者,她非常想念从没见过面的烈士父亲,她想去刘老庄看一眼纪念碑上父亲的名字。

后辈为烈士立碑告慰忠魂

8月23日下午5时许,为了解任国监烈士的英雄事迹,笔者驱车来到泗阳县王集镇张坝村任庄,见到了该村党支部原书记任守勤。

任守勤说,任国监烈士与其祖父任国银是堂兄弟。其祖父当年是魏圩区张坝乡公所指导员,是张坝第一个中共党员。其祖父在世时经常提到任国监烈士。

据任守勤介绍,任国监烈士生于1917年。1942年,刚结婚三个多月的他毅然参军,成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其家中兄弟四人,任国监排行老四。他参军时,年迈的双亲都不同意,因为他的新婚妻子还没有怀上孩子。任国监便请堂兄任国银以乡公所干部的身份,做其家人的思想工作。最后,他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2021年10月,为了纪念烈士,张坝村任氏族人在任国监烈士的老家为其立碑。

泗阳版“妹妹找哥泪花流”

8月23日晚7时,为了解张立伦烈士的往事,笔者来到泗阳县王集镇,见到了张立伦烈士的妹妹张立华。

当笔者提起张立伦烈士,今年90多岁的张立华满含热泪地回忆起刻骨铭心的往事。张立伦烈士生于1922年。1941年,他参军入伍,成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的一名战士。

“妹妹找哥泪花流,不见哥哥心忧愁……”电影《小花》中,伴随着优美的歌声,女主角赵小花在行军队伍中焦急地寻找自己的哥哥。笔者听着张立华老人的讲述,眼前浮现出电影中的场景。张立伦参军的那一年,张立华才12岁。她记得,哥哥穿着军装回家与父母告别时,一家人哭着不让哥哥走。当哥哥扛起钢枪随队伍出发时,张立华跟着队伍从张坝村一直跑到前胡村。

张立华成家后,大约在30岁时,曾专门步行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在哥哥与战友的合葬墓前痛哭不已。如今一晃50多年过去了,她还想去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看一眼纪念碑上哥哥的名字。

后人为家中出了烈士而自豪

9月4日下午3时,在翁兆法烈士的老家泗阳县穿城镇河西村,笔者见到了翁兆法烈士的继子翁翠成。

据翁翠成介绍,1922年6月,翁兆法出生在穿城镇河西村。翁兆法曾在独立团某连任班长,后被编入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

翁兆法有一个妹妹,其妹妹后来嫁到了淮阴。1957年,翁翠成出生那年,翁兆法烈士的父亲去世。后来,翁翠成被过继给翁兆法烈士当继子,并将翁兆法烈士的母亲胡庆珍接到家中赡养,直至老人1979年去世。

由于翁翠成对翁兆法烈士的情况了解甚少,他便联系在温州工作的堂侄翁立军讲述相关情况。翁立军是翁兆法堂兄翁兆胜的孙子。翁立军在电话中对笔者说,翁兆法烈士为人正直,经常为穷苦人打抱不平。当地土豪劣绅、地痞恶霸都视他为眼中钉,谋划请外匪来谋害他。堂兄翁兆胜知情后,劝翁兆法去参军。就这样,翁兆法成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一名战士。临别时,翁翠成对笔者说:“家中出了一位烈士,我很自豪。”

替兄从军血染沙场

9月28日,笔者来到泗阳县爱园镇红豆村,寻访高后荣烈士的家人。据宿迁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1年编印的《宿迁市烈士英名录》记载,高后荣生于1927年,原里仁乡郑窦村人。1942年,他在泗沭县里仁区参军。在刘老庄战斗中,高后荣壮烈牺牲,年仅17岁。

9月28日下午4时许,笔者在爱园镇里仁街一处民居内,见到了烈士高后荣的侄子高尚。据高尚回忆,当年,其父高后立主动报名参军。考虑到高后立新婚不久,高后荣说服了兄长高后立,替兄从军,成为一名光荣的新四军战士。高后荣牺牲后,区公所向高家送来200斤红豆以表慰问。高尚说,二叔牺牲后,他们一家人最大的遗憾就是不知道他在何地牺牲,埋葬在哪里。如今,得知二叔的消息后,他的心情难以用语言描述。他想组织全家人尽早去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奠二叔。

数十年来,高家四代人都盼着找到烈士下落的这一天早日到来。当年,高后荣牺牲时,区公所送来了红豆慰问,如今烈士的老家郑窦村又被改为红豆村,也许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今年8月底,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些烈士的亲人胡秀珍、张立华、任守勤、翁立杰、顾秋阳,一起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奠烈士。10月4日,高家20多人来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陵园祭奠高后荣烈士。各位烈士的亲人以各自的方式告慰烈士的在天之灵。

■特约撰稿 毕传国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