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旅游 > 勺湖:人文灵韵绕清波 千年文心映碧流

勺湖:人文灵韵绕清波 千年文心映碧流

发布时间: 2025-10-10 16:52  关注度:227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勺湖公园有两个门,东门额上的“勺湖园”三字为书法家费新我所写,南门上方的“文通塔苑”匾额为武中奇所书。自南门入内,视线穿过回廊,文通塔巍然矗立,塔影斜落水面,塔下碧波荡漾处,扇形水榭与虹桥曲岸构成绝妙框景。

一泓碧水,湖面如勺,揽尽云天,这便是位于淮安区西北隅的勺湖。走在湖边,垂柳蘸水,蜻蜓栖叶的景色让人沉醉。

勺湖公园有两个门,东门额上的“勺湖园”三字为书法家费新我所写,南门上方的“文通塔苑”匾额为武中奇所书。自南门入内,视线穿过回廊,文通塔巍然矗立,塔影斜落水面,塔下碧波荡漾处,扇形水榭与虹桥曲岸构成绝妙框景。

勺湖因“水面弯曲如勺”而得名,湖滨屹立着的七层佛塔文通塔,是淮安城中古老的历史建筑之一。勺湖的人文灵韵,始于清乾隆年间。名士阮学浩自湖南学政任上乞归故里,于湖畔筑“勺湖草堂”,数百弟子聚此研经读史,琅琅书声惊起湖鸥,成就“文阵雄师,声望冠大江南北”的盛景。

清末小说家刘鹗就住在勺湖边。他在《老残游记续集》中写道:“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景倒十分可爱。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南面一道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便是城墙。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女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寥寥数语,道尽勺湖兼具市井烟火与诗画禅意的独特气质。

勺湖原有十景,但多在战乱中被毁。新中国成立后,历经数次大规模修缮,现已恢复了大部分景点,如“胜境长廊”“勺湖书院”“飘然一叶”“金鲤戏波”“曲桥钟鸣”等,每处景致各具特色,暗合“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造园至境。

如今的勺湖,既是耄耋老者追忆往昔的故地,也是少年郎执卷诵读的课堂。晨光里,太极招式划破湖面薄雾;暮色中,二胡声绕塔落入涟漪。

承载着漕运记忆、书院文脉与园林美学的勺湖,恰如淮安文化的微缩盆景,方寸之地,可见运河帆影、塔铃梵唱、弦歌雅意。当夕阳为文通塔镀上金边,游人的脚步与飞鸟的掠影,都在这一勺清波里,找到了永恒的倒影。

■记 者 潘梦洁 李昱含 刘志钧 徐天魁,通讯员 刘建方 孙银凤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