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商专班党员以“不成不归”的勇气在工地现场苦干数月,加快推动项目建设;“攻坚突击队”和“争先尖刀队”党员奋战在企业一线,持续推动城镇就业提质增量;“党员宣传先锋队”的党员穿梭在大街小巷,宣传政策、办理业务,精准惠民利企……这些工作场景,是淮安经开区人社部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的真实写照。
人社事业要“兴”,必须牢牢把握“党对人社工作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今年以来,经开区人社局深刻领会党建工作要义,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社会治理、自我革命同步推进,实现党建与业务同向聚合、深度融合。
聚焦政治过硬 夯实思想根基
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持续加强政治能力培训,认真履行机关党建主体责任,持续推进政治机关建设走深走实。在强化政治引领方面,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完成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中彰显担当作为。在增强政治意识方面,严格规范开展“三会一课”、谈心谈话、主题党日等活动;充分挖掘本地红色教育资源,组织党员干部赴翔宇清风馆开展实境教育,切实筑牢党员干部信仰之基。在压实政治责任方面,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的观念,深入研讨全年党建工作内容,制定了《经开区人社局2025年度党建工作要点》,并召开专题推进会,着力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责任落实闭环。
聚焦业务过硬 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深化党建工作为引领,推动业务工作,并用业务工作效能检验党建工作成效。以“书记项目”为抓手,直面矛盾和困难,开展“勇当四者,破解八难”专项行动,围绕编排的8项解题破题重点任务,在守正创新、实干担当中,推动经济工作和民生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城镇新增就业5951人,达年度目标任务的58.34%;累计培养各类技能人才4.8万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3万人;高效推动各类欠薪投诉举报动态清零。在解题破题的同时,党员干部以基层所需为己任,以基层便捷为指引,积极打造“如我在办”公共服务品牌,实现人社公共服务从“办成”向“办好”转变。加强多元服务载体建设,60余项业务实现综合窗口一站式办理,建成“15分钟医保服务圈”服务站点48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2个、社会保障“就近办”服务网点27个,超40项业务可在基层办理。转变经办观念,深化“一件事”集成改革,深入实施“数据找人”扩面专项行动,精准定位未参保对象。全面分析企业用工、群众就业等周期性需求,提前开展政策宣传等活动,提高政策知晓度,今年已开展各类社会保险政策宣传20余场,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聚焦作风过硬 建设清廉机关
坚持以“学”筑基、以“查”破题、以“改”见效,有力推动作风建设,实现“整改一个问题、完善一套制度、堵塞一批漏洞”,以高质量党建持续打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持续完善内控制度,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规范业务经办和资金管理的通知》《社保业务经办规程》《社保中心三级复审和岗位轮岗内控制度》等,进一步加强预算约束、严格审批流程、强化监督检查,堵塞资金管理漏洞,有效防范资金被挪用、侵占、贪污等风险。持续加强严查实改,紧盯民生业务经办各个环节,梳理业务经办流程及廉政风险点清单90余张,完善工作流程150余项,并设“高中低”三类廉政风险等级,推动内部管理更加高效可控。与此同时,组织各相关部门依据廉政风险清单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全面梳理近3年经办的业务,着重审查业务流程是否合规、资金支付是否符合政策等重点环节,推动以查促改、以改促治。持续推动精准监督,组建监督管理工作专班,每月抽取不少于15%的业务量进行检查,通过查档案、问人员、访对象等方式核查业务合规性,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督促相关部门立即整改并完善制度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健全“发现—整改—完善”闭环工作机制。
据悉,经开区人社局将以“思想、能力、效能”综合提升工作为基础,发挥党建引领的关键作用,持续指引党员干部聚力促发展、求真抓落实,为经开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通讯员 张以婷 李沁怡 马真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