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党建引领有力 社区管理有序 物业服务有信,清江浦区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党建引领有力 社区管理有序 物业服务有信,清江浦区打造基层治理新样板

发布时间: 2025-10-22 09:04  关注度:27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清江浦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针对物业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创新机制、改善服务,确保老旧小区有人管、有人问,让群众“身边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近年来,清江浦区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探索实践,针对物业管理领域的突出问题,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提升工作,创新机制、改善服务,确保老旧小区有人管、有人问,让群众“身边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党建引领破解困局

走进北京新村小区,干净平整的马路、粉刷一新的楼道、有序停放的车辆映入眼帘。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环境卫生差、楼道堆放杂乱、居民投诉不断的“老大难”小区。北京新村小区曾多次尝试引入商业物业管理机构,但由于房屋老旧、体量大、管理成本高等问题,均以失败告终。

转变始于2022年3月,清江浦区府前街道将基层党建工作与社区物业服务工作有机融合,成立民得利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红色物业”逐步进驻辖区“无人管”小区。进驻后的“红色物业”以党建联建解决物业与业主之间的矛盾,化解了多个历史遗留问题,维护了社区和谐稳定。“我对现在的物业非常满意,他们每次都能积极处理问题。管理这么大的小区本就不容易,不可能事事都尽善尽美,但只要他们实实在在做事,我们居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85岁的陆全高奶奶说。“作为大型老小区,北京新村小区日常面临房屋漏水、邻里纠纷等实际问题。我手机24小时保持畅通,生怕错过居民的每一条消息。街道与社区也会主动为物业工作提供指导和支持,通过多方合力解决居民身边的‘小事’,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物业经理戴树梅说。

清江浦区积极探索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新途径,鼓励党员参与物业管理服务,组建了29个小区党支部,明确社区“两委”委员兼任小区党支部书记,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开展党员志愿服务、党员戴牌上岗等活动,集中解决小区物业管理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同时,通过标准化和品牌化建设,全区累计创成省级“红色物业”示范项目6个、市级示范项目7个,新增市级示范小区33个。

融合治理化解痛点

在长西街道长西社区,清江浦区劳动局安装楼、清江浦区检察院宿舍楼等4个老旧小区(单位宿舍楼)的改造工程已接近尾声。改造后,新粉刷的楼道干净整洁,楼顶铺设沥青防水卷材,楼宇间私拉乱接的线缆经整理后沿墙壁重新走线,全面提升居民居住体验。

“今年全区改造提升12个老旧小区,我们社区占了4个。”长西社区党委书记卞海荣表示,不少老旧小区因规模小、老化严重,长期面临无物业入驻的困境。对此,社区牵头成立“社区物业服务中心”,推行“居民自治+社区指导+网格员包干”的物管新模式,确保改造后的小区整洁宜居。目前,清江浦区由街道成立的物业公司已有22家,共管理42个小区,惠及居民2.1万户。

为破解绿化修剪、公共设施维修、停车管理等难题,各社区还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小区成立“居民自治小组”“居民议事厅”“邻里协商会”等自治平台,引入公益性岗位和志愿服务力量,为老旧小区提供低成本、可持续的物业服务,逐步构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具有中心城区特点的小区治理体系。

“阳光酬金”筑牢根基

位于清浦街道的清江人家小区建成于2014年,共6栋住宅、1057户。随着时间推移,小区地源热泵老化、管道跑冒滴漏等问题频发,能耗持续攀升导致成本增加,物业收不抵支,服务质量大幅下滑,业主与物业公司矛盾日益加剧。2024年,原物业公司撤场。为保障小区正常运行,2025年1月,由街道组建成立的淮安市民佳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作为应急物业进驻小区。

在做好日常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同时,物业公司还聘请专业会计师事务所,配合社区、物管会及前物业公司开展超收费用核算工作。“前物业公司收费不透明,好在被清退了,这才保障了我们的权益。”在小区遛弯的张大爷说,新物业公司入驻后,不仅采纳了业主意见,取消了电梯门禁,还下调了物业费,每一笔开支都及时公示,接受业主监督,很快赢得了业主的信任。

清江浦区积极响应市政府关于信托制物业模式改革的部署,在深入借鉴无锡“忠信制”、常州“信托制”等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构建“清江浦区阳光酬金制物业管理机制”,并选取清江人家、茂华国际两个小区开展试点。通过明确权责边界、规范资金使用、强化公开监督,探索破解物业纠纷的新路径。

“目前,全市正在开发‘智慧物业’平台,届时试点小区居民可通过平台随时查询‘阳光酬金制’下的物业费和公共收益收支情况,确保每一笔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实现公开透明管理。”清江浦区物管中心主任吴宏伟表示,清江浦区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进物业公司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努力打造党建引领有力、社区管理有序、物业服务有信的基层治理新样板,为全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和谐的生活环境。

■通讯员 胡宗元 戴晓雅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