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淮阴区窑厂村:沟渠河塘生态治理腾出“房前屋后”净美空间

淮阴区窑厂村:沟渠河塘生态治理腾出“房前屋后”净美空间

发布时间: 2025-10-28 08:53  关注度:253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近年来,淮阴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沟渠河塘生态治理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河道疏浚、生态河道建设与“房前屋后”整治,不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更让乡村水环境、生活环境同步升级,群众生活品质与村容村貌实现“双提升”。

淮安日报讯:“家人们,看咱窑厂村的池塘,水多清,景多美!这都是生态治理带来的变化……”日前,在淮阴区南陈集镇窑厂村,乡村推荐官庄雪梅的直播声清脆响亮。镜头里,河塘碧波荡漾,与白墙红瓦的农房交相辉映,共同勾勒出一幅宁静惬意的乡村画卷。

近年来,淮阴区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沟渠河塘生态治理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农村河道疏浚、生态河道建设与“房前屋后”整治,不仅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更让乡村水环境、生活环境同步升级,群众生活品质与村容村貌实现“双提升”。

治理过程中,淮阴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最大程度保留村庄原河道的自然弯曲形态,守护原有浅滩、深槽及生物群落,杜绝污染转移等生态隐患。围绕乡村振兴战略与污染防治攻坚战部署,该区深入排查小微水体突出问题,建立“上下联动、部门协作”工作机制,推动环保、农业等部门形成合力,加速推进农村水系综合整治与沟塘河渠长效管理,全力构建涵盖优质水资源供给、健康水生态维护、宜居水环境建设的乡村水治理体系。

作为重点治理区域,窑厂村实施了68.5万平方米的水环境治理项目,总投资达279.53万元,惠及330户农户。“现在水变清、环境变美,亲戚来了都夸村里干净利索!”说起变化,60岁的村民王大爷满脸笑意。

据窑厂村党总支书记王必忠介绍,该村遍布于房前屋后与农田之间的水塘、沟渠,原本承担着蓄水灌溉、水产养殖和防洪排涝等多重功能。然而,由于长期水生植物密集、杂草丛生,导致水系流通受阻,水质一度严重恶化。为彻底改善水生态,村“两委”联合淮阴区生态环境局、淮阴农旅集团,构建“区统筹、镇主导、村落实”治理机制,通过生态沟渠与连通管道打通水系,形成活水循环;借助“贝鱼草菌藻系统”修复水生态,恢复水体自净能力;打造亲水平台,搭配沉水、挺水、浮叶植物群落,兼顾观赏性与实用性;定期清淤疏浚、修复岸坡,有效降低污染物排放,让水塘重新具备洗衣、洗菜的实用功能。

如今的窑厂村,河塘清澈见底,睡莲点缀湖面,青石板小路蜿蜒平整,风车在炊烟中缓缓转动。这个曾经的“污水村”,已成为天蓝地绿、河清水美的美丽乡村,为淮阴区农村水系治理与乡村振兴提供了借鉴。

■记 者 吴海涛 通讯员 丁 胜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