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路边随处可见的太阳能路灯,到千家万户屋顶的太阳能光伏板,再到戈壁沙漠上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悄然将阳光转化为清洁电力。在高效运转的光伏系统中,一片片深蓝色的太阳能电池片,是光伏板的“心脏”,决定着发电效率。
在这一领域,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N型TOPCon电池,是当之无愧的翘楚。捷泰科技淮安基地是全球单体规模最大、智能化程度最高的N型太阳能电池制造基地,主要生产大尺寸单晶N型TOPCon高效电池片,电池片量产良率超98%,光电转换效率高达26.5%,产品性能保持国际先进水平。
强大的产能与市场表现印证了企业“拳头”产品的硬实力。目前,捷泰科技已具备44 GW的N型TOPCon电池产能。2024年,淮安捷泰实现了超过30 GW的N型电池出货量,不仅位居全球第一,更占据了这一尖端市场的显著份额。今年上半年,捷泰科技N型TOPCon电池海外出货量占比达50%,产品远销印度、土耳其等国家,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可,充分彰显了“拳头”产品的全球竞争力。
当今,全球光伏的年新增装机规模约500 GW,其中超过80%采用N型TOPCon技术。回望这一技术的崛起,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健深有感触:“公司N型TOPCon电池的市场主导地位,根植于2021年那场关键的战略抉择,得益于精益求精的研发之路。”
当时,捷泰科技面临两条技术路线的选择。基于对行业趋势的精准预判、对市场需求的深刻洞察,以及敢于突破的胆识,企业毅然选择了充满潜力但也更具挑战的道路。然而,将实验室的蓝图变为大规模量产的现实绝非坦途。企业研发中心经理安欣睿坦言:“N型TOPCon电池的量产之路充满挑战,核心难点在于它对生产环境近乎苛刻的洁净度要求。实验室里的完美表现,在庞大的量产线上极易因环境波动、工艺偏差导致产品不良率攀升。”
面对挑战,捷泰科技的研发与生产团队展现出非凡的韧劲。他们锚定环境管控与工艺精度两大核心,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断精益求精。同时与设备厂商深度沟通,推动设备针对性优化,依托生产制造全环节的在线检测、在线识别、在线监控等系统,企业最终跨越了量产最艰难的鸿沟,产品量产良率超98%。“我们在2023年成为行业首家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的专业化电池企业。”安欣睿说,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里程碑,也为推动整个光伏行业从P型PERC向N型TOPCon的技术升级迭代贡献了关键力量。
自2023年实现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以来,捷泰科技从未停止创新的脚步。2024年,半片边缘钝化、波浪背场等更尖端技术的推出,再次将电池效率和组件发电能力推向新高,巩固了N型TOPCon电池的市场优势,让企业朝着更高的转换效率目标迈进。
捷泰科技是一家专注于高效太阳能电池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企业以创新为驱动,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与服务,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江苏省首批“双碳”试点示范企业、江苏省先进级智能制造工厂等。
2022年10月,捷泰科技在淮安投资建设年产26 GW的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片项目,成立了淮安捷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此后,淮安捷泰始终注重创新,积极拥抱智能化,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现有授权专利133件,其中发明专利40件、实用新型专利88件、外观设计专利5件。
在光伏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里,技术创新尤为关键。淮安捷泰拥有100名研发人员,研发团队以“预研一代、中试一代,量产一代”为总思路进行架构设置,核心研发人员均拥有10年以上光伏行业从业经验,坚持产品的高效、低成本、差异化方向,持续产出高效率、高可靠性的产品。同时与中科院宁波所、常州大学、扬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一系列产学研合作。此外,淮安捷泰积极拥抱智能化,拥有行业领先的试验和检测设备、近1700套智能化成套设备,是名副其实的高新技术企业。
据悉,2023年度淮安捷泰实现产值65亿元,年出口额3166万元;2024年度实现产值72亿元,年出口额16亿元。
捷泰科技N型TOPCon产品的崛起之路,正是一部以远见卓识为起点、以精益求精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为动力的奋斗史。
捷泰科技坚持“敬业、进取、创新、高效”的企业精神,不仅拥有国际化视野,而且始终重视技术创新、专注品质提升。企业采用世界先进的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和设备,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引入IGV智能物流系统,确保在技术创新和生产管理方面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努力生产高性能、高可靠性、符合IEC双倍标准的高效太阳能电池产品,为太阳能清洁能源的全球普及贡献力量。
展望未来,王健说,公司将持续在电池技术上积极探索、持续改善,不断提升电池转换效率,继续保持量产产品性能的国际先进水平,巩固在N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真正成为行业内的持续“领跑者”。
■记 者 刘 梦 通讯员 钱 馨;来源:淮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