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物访谈 > 深融“一体化”,关键在“内功”——访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治平

深融“一体化”,关键在“内功”——访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余治平

发布时间: 2022-11-27 11:18  关注度:2129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众多淮安籍学者中,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治平是十分特别的一位。说特别,不是因为他哲学研究著作等身,也不是因为他有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高规格的学术头衔,而是指他曾专门“跨界”,于2014年出版过一本以家乡洪泽万集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万集乡下这些年:中国底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叙事与个案研究》。以家乡为研究对象是需要勇气的,也由此折射出他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发展持久的关注。

在众多淮安籍学者中,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治平是十分特别的一位。说特别,不是因为他哲学研究著作等身,也不是因为他有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等高规格的学术头衔,而是指他曾专门“跨界”,于2014年出版过一本以家乡洪泽万集为研究对象的专著——《万集乡下这些年:中国底层社会治理的微观叙事与个案研究》。以家乡为研究对象是需要勇气的,也由此折射出他浓浓的乡愁,和对家乡发展持久的关注。

大学毕业即在淮安市级机关工作十年之久的余治平,1998年离开淮安赴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后一直从事研究工作。对家乡热爱、关注,加之熟悉,他提出了很多对淮安发展有益的高质量建议。11月18日,本报采访组与余治平云端相见,就淮安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话题向他请教、探讨。“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淮安任重道远,还需持续练好‘内功’。”他单刀直入,抛开采访提纲,滔滔不绝讲了1个多小时仍意犹未尽。这种胸臆充盈的状态“暴露”了他乡愁的浓烈,而言语中略带峻急的恳切,则显现出乡愁的深沉。

城市能级:一个要害问题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将沪苏浙皖全境纳入规划范围,但中心区27城中没有淮安。“这令人沮丧,不仅是我,在上海的绝大多数淮安老乡有这样的感觉。”这是余治平随后各种洞见的事实前提——只有深爱家乡的人,才会把话说得如此直白如此深切。

这一多少令人沮丧的事实,有各种解释。比如,从历史维度看,晚清以来,苏北人在上海干的大多是苦力活、住的是“下只角”的棚户区,上海人因此形成了对苏北、苏北人的刻板印象;从时空距离看,淮安离上海400多公里,离得比较远。余治平承认历史因素的影响,对时空距离维度的解释却不完全认同。在他看来,城市能级才是根本,“淮安GDP如果过万亿元,毫无疑问会进入长三角中心区”。

经济体量是城市能级的核心指标。余治平建议淮安瞄准一些产业,加快把经济体量拉上去。一是电子信息产业。这个产业跨越地理位置障碍的能力很强,在许多中西部城市都有很好的发展,在淮安也一定行。二是数字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相比,数字产业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广,具有强大的包容力、吸附力和跨越时空的能力。三是农业产业。农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淮安是农业大市,但要跳出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以跨行业、跨学科思维谋划生物农业、观光农业等特色产业。

在余治平眼中,另一个影响城市能级的重要变量就是大学。他说,大学与城市是相辅相成的,大学文化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对城市的影响是多少个项目都比不上的。淮安现有本科院校的数量仅仅是基本面,要把大学当成城市名片来经营,努力将现有本科院校发展成上水平的大学,同时尽早推动淮安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升格为大学。

特色文化:仍待深入开掘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没有文化,城市就没有活力、魅力,更不用谈吸引力和凝聚力。”作为人文学者,余治平对淮安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考,更多是从文化层面来展开的。他说,淮安文化资源之丰富,放眼全国也不可多得。他的一些朋友到淮安后,惊叹淮安俯拾皆是文化,相比之下,一些城市还在挖空心思“包装”文化。

余治平兼修康德哲学和儒家思想,对董仲舒研究用力尤深,对秦汉文化谙熟于心。在他看来,秦时置淮阴县,大军事家韩信、汉赋大家枚乘都是淮安人,韩侯钓台、漂母墓、胯下桥等遗存丰富,淮安汉文化资源如此丰富,足以打造出又一个城市品牌。由此生发开去,除了持久打造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的城市名片外,还应更加深入地对文化资源进行开掘,使淮安丰厚的文化蕴藏焕发出更加夺目的光彩,让文化名城的名片响亮起来。比如,可以放大韩信的文化影响力,举办军事主题高端论坛,或者依托吴承恩等文学大家举办国际性的文学论坛。“通过举办论坛,把城市文化做出知名度,效果比招商引资还要显著。”他希望淮安能够像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博鳌亚洲论坛那样,因独特的文化创意扩大城市影响。

余治平的文化概念中,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文化符号是文化,老家的村社生活方式也是文化。洪武赶散造就了余治平所在的余庄,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他的心中,余庄的人、土地、房屋、水乃至草木都是一体的,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他痛惜城镇化进程中“村落的终结”,也目睹余庄“空心化”的演变。为此,他努力奔走,终于将余庄留了下来。他说,想回老家建一幢江淮民居,如果庄上的人都这么建,完全可以形成农文旅融合的民宿群落,吸引长三角地区人们到村里休闲、养老,让自然生态、村落文化实现新的价值。

人的文章:做强关键支撑

余治平对老家发展民俗群落的畅想,凸显出他对做足“人”的文章的敏感。淮安要在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中实现更好发展,必须留住人、吸引人、培养人,让更多长三角市民到淮安休闲、养老就是吸引人的一种方式。

余治平与在沪淮安籍人士交往颇多,这些人分布在上海党政工农商学兵各个领域,是淮安发展迫切需要用好的资源。余治平老家洪泽区的做法是邀请一些企业家、学者回乡做第一书记。这些人能给家乡带来资金、人脉和致富好点子,而且他们都热爱家乡,愿意为家乡效力。他建议淮安重视乡贤和乡贤文化建设,建立更有效机制,在乡贤与家乡之间牵线搭桥,推动更多在外乡贤以各种形式回馈家乡、建设家乡。

除了在南京求学四年、在北京做博士后两年多的时间外,其余时间余治平都在淮安、上海度过,除了家乡,他最喜爱的就是上海。他认为,上海这座城市的最大特点是充满活力。上海就是商场,商场就是战场,政府运行、人际交往更讲求效率。长期以来,上海城市文化中形成了高效务实的“做派”,即使在相对务虚的场合,人们也习惯谈起实际业务。家乡有领导干部常到上海来。余志平说,常来上海就对了,不仅能把握商机,还能更新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特别是能够去除工作中“务虚”的成分,让高效务实成为一种习惯。显然,他对上海城市文化的解读,既关乎“人”,也关乎家乡的发展。

一个多小时的云端访谈很快结束了,但余治平和盘托出的洞见仍需要慢慢消化,特别是他提出,对接融入长三角中心区任重道远,关键要自身持续练好“内功”,这个观点必将成为淮安在拥抱长三角过程中不时反观的“元话题”。

人物名片:余治平,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董仲舒国际儒学研究院院长,中华孔子学会董仲舒研究委员会会长,中华君子文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董仲舒传世文献考辨与历代注疏研究》首席专家,上海市社科领域领军人才。

■本报采访组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

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