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拂柳,又近清明。在永思园公墓花坛葬处,松柏青翠,鲜花寄思,这里长眠着多个践行绿色殡葬的逝者,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殡葬。潘珠江的父母就是其中的两位。“我们要给子孙留下更多的绿地,而不是墓地。我尊重并支持父母的选择,未来,我也将践行父母的遗志。”64岁的潘珠江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将代表思念的黄丝带系在了松树上。
与大多数孩子成长的环境不同,因为父亲是军人,潘珠江的哥哥、潘珠江以及她的妹妹都是在军区大院长大。“父亲是一个严肃的人,他经常告诉我们,军人要始终怀有一颗‘红心向党、报国安民’的心,要服从于祖国的需要。”在潘珠江的记忆里,藏着一首军队的歌谣:军人的肩膀壮,肩负着祖国和人民的期望;军人的胸怀最宽广,容纳着山川大河和人民的安康;军人的情怀最豪迈,为国为民不为自己来思量。
正是因为这样的成长经历,11年前,当潘珠江父亲离世选择生态葬的时候,兄妹三人表示了理解和支持,将父亲的骨灰埋于永思园公墓的花坛内,融入泥土、滋润万物。
“我们响应号召,支持父亲的遗愿。”潘珠江说,父亲离开后的第三年,母亲也离开了,并和父亲葬在了一起。“母亲温和善良,对父亲的信仰怀着很深的热爱,她追随父亲选择花坛葬,我认为她非常勇敢。”回忆父母安葬的时候,潘珠江记忆犹新,“永思园公墓管理处准备得很贴心,现场奏有舒缓的哀乐,铺设了红地毯,装饰了鲜花和气球,参加仪式的人员披上黄丝带。庄重的安葬仪式极大地抚慰了我们难过的心情。”
正是在父母的言传身教下,潘珠江兄妹三人认为,应更多致力于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而不是让自己离去后的墓地高大威严。潘珠江介绍,她的哥哥是一名税务工作者,妹妹是一名医生,退休后的她也参与了更多的社会活动,她曾在央视《武林大会》全国比赛中获金奖,撰写的《运河上的老船工》一文获市退休人员征文比赛二等奖。目前,她经常在大美淮安新疆舞团参加活动,努力让自己有限的生命活得精彩。
每年清明节、冬至等祭扫的日子,潘珠江兄妹几人都会来到永思园公墓内,献上鲜花、驻足追忆,寄托对父母的思念。“我将以父母为榜样,积极践行绿色殡葬,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潘珠江说。
■融媒体记者 杨春阳,通讯员 骆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