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设在清江浦区里运河清江闸上的若飞桥,是里运河文化长廊景区的重要景观之一。为什么叫“若飞桥”?原来,这座桥背后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红色记忆”。
1946年4月8日,王若飞、叶挺、秦邦宪等人遭遇空难。为纪念英烈,当时的苏皖边区政府在清江闸旁竖立了“若飞桥”石碑。同年5月,苏皖边区政府在清江闸上建造木桥,命名为“若飞桥”。1946年9月,我军北撤山东后,国民党军74师占领了淮阴城,石碑被破坏并被推下清江闸。1951年,清江市人民政府打捞并重建“若飞桥”碑。若飞桥经历了战争的洗礼,见证了新中国的发展和巨变。当年狭窄的木桥,已变成了宽阔的钢筋水泥桥。
若飞桥下是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清江闸。清江闸是大运河上仅存的维护得最好的一座古闸,这里曾经是漕粮运输必经之咽喉要道,每当运粮季节,万艘漕船帆樯衔尾,绵亘数里,蔚为壮观,有“南北襟喉”之称。清江闸用于控制里运河的流量和调节水位,以缓解湍急的河水,使漕运船只顺利通过。2006年,清江闸获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若飞桥附近有陈潘二公祠、御码头、国师塔、慈云寺、文庙等景点,地理位置优越,游客众多。每天清晨,晨练的市民在此享受美好时光;傍晚,很多老人在附近散步、闲话家常;夜幕降临时,不少游客登上画舫,欣赏桨声灯影里的里运河。
■通 讯 员 李鸣鸣 陈媛媛,融媒体记者 刘 梦 王 昊
上一篇:水门桥:镌刻历史 见证变迁
下一篇:常盈桥:亭亭玉立,古韵绵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