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淮阴区大力开展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工作,优化创新环境、建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为建设“全国百强区、全国百强高新区”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淮阴新实践提供强劲支撑。
“我们将以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引领,优化创新环境、建强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加快成果转化,全力打好‘组合拳’,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淮阴区科技局局长吴洪高表示。
扩大总量。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坚持全域招商和专业招商并重,精准招引产业链龙头项目和“专精特新”高成长性项目,吸引更多企业来淮投资兴业。全力开展重特大项目攻坚、优质企业培育,推动绿色食品、新型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主导产业实现规模扩张、链条延伸、层次提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和独角兽企业梯次培育计划,对重点科技型企业实施“一对一”精准服务,支持其承担省市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发计划等科技计划项目,推动企业联合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
改善存量。深入推进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三年行动计划,推进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稳步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强化工业项目信息评审机制,严把项目准入关,结合“千企技改”工程,大力开展绿色节能技术改造,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扎实推进“揭榜挂帅”制度落实,定期征集企业技术需求清单、人才需求清单、产学研合作清单、高校院所成果转化清单以及产业(行业)共性关键技术需求清单,合力攻坚,全力解决一批技术问题、促成一批合作项目、推动一批产品升级。
提高质量。深入践行“有求必应”原则,积极回应企业呼声,帮助解决难题,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用好惠企政策“一本通”,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确保企业应享尽享政策红利。制定发布“2.0版”人才新政和头部企业专项人才个性化扶持政策,精准引进领军人才和团队。试点建设“一站式”人才服务窗口,构建人才服务事项委托机制,打造“英才里”人才安居品牌。
■融媒体记者 左文东,通 讯 员 罗爱锋 王小青 贾 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