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下关古镇在淮河北岸?

下关古镇在淮河北岸?

发布时间: 2023-08-28 11:24  关注度:819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周银贵
导读:《下关史话》阐明了“下关之名最早见之典籍,明洪武二十八年”“在新城之东北”。而《渊源》的观点是,下关的名称起源于秦朝,秦朝在修筑驰道时,勘测人员在岸边留下了“下关”二字,表示下游有水关。文章还阐明了下关的位置应在淮河北岸,而非传统观念中的南岸。孰是孰非,谈些粗浅的看法。

近期,王福林先生《浅谈淮安下关古镇的历史渊源》(以下简称《渊源》)的考证文章在淮安文史界引起不小的反响,原因是作品中的观点与现存的史料、书籍大相径庭。研究下关的文史书籍较多,其中以《下关史话》一书最为闻名。因为有先入为主的印象,所以《渊源》一文里不同寻常的观点,一时让人难以接受。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文中有关人文、地理、历史、训诂方面的论述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尤其关于水利地质方面的专业考证,旁征博引,令人信服。

001.jpg

《下关史话》阐明了“下关之名最早见之典籍,明洪武二十八年”“在新城之东北”。而《渊源》的观点是,下关的名称起源于秦朝,秦朝在修筑驰道时,勘测人员在岸边留下了“下关”二字,表示下游有水关。文章还阐明了下关的位置应在淮河北岸,而非传统观念中的南岸。孰是孰非,谈些粗浅的看法。

中国文化的自然属性是“崇水”,淮河流域留下了众多的先民遗迹。如淮安区宋集的青莲岗文化遗址距今已有5000多年。古淮河是一条历史悠久的大河,流过古泗洲城后便到达淮河下游。它的基本流向是经古淮阴北面向东流,自草湾急转向南,经钵池山东侧南下,直抵山阳县城北,绕城东行后北折,经古淮河上著名的山阳湾后,从安东县云梯关入海。对比古淮河流域地图,下关应该处在淮河边上山阳湾的位置。王福林先生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吴王夫差开凿邗沟,“邗沟开凿贯通后,在山阳这块土地上,诞生一个山阳码头,这是很自然的。”渡河需要码头,这个码头应在河北。秦始皇南下伐楚,渡河前一般在末口对岸先驻扎修整,屯兵的地点大都靠近码头。著名的赤壁之战,曹军在江北修筑了码头,宋金、宋元时期的战争亦是如此。由于山阳码头的存在,山阳城得到了发展。在汉朝四百余年中,商贸、交通、餐饮等行业迅速发展,产业兴盛,人口增长,下关镇的雏形围绕码头开始形成。

传统的观点认为,下关在淮河南岸,在新城的东边。倘若弄清楚古淮河下游流向和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的影响,疑虑自会消除。“下关是一处凸型湾,河道窄,水流急,是一个天然水关。”这个凸型湾在古淮河流域地图上是存在的。那么下关为什么在淮河北岸呢?原来,古时邗沟以南是广大的水域,由众多湖泊水荡组成,当时邗沟与射阳湖相连,邗沟以东没有成片的陆地,而末口的对岸是广袤的平原,所以在河北岸形成下关镇最有可能。那么,邗沟以东的陆地又是怎样形成的?自南宋建炎二年开始,黄河全面夺淮,到清咸丰五年黄河回归故道,在这727年中,桀骜不驯的黄河,把大量的泥沙通过清口带进淮河,淤淀了下游。从此,淮河下游渐渐被淤为平地。这一过程历经漫长岁月,如果不经专业研究,确实很难接受下关是在淮河北岸的观点。王福林先生在《渊源》中,还进一步论证了下所关具有的淮河北岸特定的民风民俗。

史书是人书写的。历史上的地方志、人物志等,由于受当时通讯技术、统计能力以及编写者个人好恶的影响,失实现象始终存在。唐代书法家孙过庭在书论《书谱》中指出: “云与张伯英同学,斯乃更彰虚诞。若指汉末伯英,时代全不相接,必有晋人同号,史传何其寂寥!非训非经,宜从弃择。”因此,历史考证重在科学辨析,通过查史料,找典籍,互相印证。下关的历史渊源出现了争议,我们也不必排斥,不妨换个角度,冷静客观地看待新观点。《渊源》一文把下关的历史向前推移到秦代,这与淮安丰厚的历史文化是相符相称的。

期待有更多的史料面世,抑或有更多时贤对下关历史进行深入研究。

(周银贵 文/图)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