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9月12日,淮安市“阳光信访”综合服务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实现了全方位受理投诉、全方位便民查询、全方位主动反馈,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和群众对信访部门满意度大幅提升。“阳光信访”成功入选“中国十大民生决策”,为淮安赢得了“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
“淮安信访改革并不是第一个吃‘螃蟹’者,但却可能是尝试最好的一个。”2014年5月出版的《求是·小康》杂志以《信访“透明”改革:阳光下的大考》为题,对淮安“阳光信访”进行了报道。记者查阅档案资料发现,其实早在2010年5月出版的《求是·小康》杂志中,已刊发过一篇题为《江苏淮安:启动阳光信访系统》的报道,聚焦淮安“阳光信访”。
根据记者在市档案馆查询到的资料,2014年对于淮安信访工作可谓是极具特殊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全国网上信访工作现场推进会将召开地点选在淮安,其用意不言而喻。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家信访局局长舒晓琴指出,淮安在探索网上信访的工作中,积累了很多有益的经验,对完善和优化全国信访工作信息化很有意义,将在全国范围内打造“阳光信访”。这意味着,这片“阳光”走出淮安,将“照耀”全国。
信访难,既是态度问题,也是信息问题。信访人员往来奔波成本高、信访部门人手有限接待慢导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普遍存在。
“能不能用科技手段让老百姓少跑路,把成本降下来了还能解放信访干部。”这是“高考分数查询”的方法给淮安信访干部带来的启示。敢于创新的淮安信访人说干就干,以技术手段倒逼制度完善,让群众“既可堂前击鼓,又可网上传书”。
2007年1月,淮安在全国率先推出网上信访查询系统,即雏形版的“阳光信访”。后来,经过数次升级改造,这一系统整合各种信息通道,实现了从市级到镇街与信访工作相关的部门全覆盖。可以说,“阳光信访”不仅是一个工作平台,它的每一项功能都包含着淮安信访工作的理念。
“阳光信访”运行后是否真正解决了“信访难”的问题?2007年9月12日召开的阳光信访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2007年1月至8月,全市进京上访同比下降43.5%,去省上访同比下降38.7%,来市上访同比下降27.8%;“阳光信访”实施后,信访事项按期办结率达91%,比之前提高了16个百分点,群众对信访部门的满意度由原来的86%提高至95%,群众对“阳光信访”满意度和认可度达99.3%。
数据也许是枯燥的,但数据最能说明问题。淮安“阳光信访”有利于方便群众,节约了群众的信访成本;有利于依法办访,提高了信访事项的办理效率和质量;有利于规范秩序,改变了群众的信访形式;有利于信访管理,加强了信访督办督查;有利于了解民意,为科学施政提供了民情预警;有利于整合资源,形成了网上信访大格局。得益于“阳光信访”,以往群众信访方式单一、信息传递管道狭窄、办访过程不够透明、监督管理缺乏力度、信访群众往返奔波等长期困扰信访工作的难题得到有效破解。
正如时任市委书记姚晓东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所说,“阳光信访”关键在制度创新,淮安信访工作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是,拓展信访工作的理念、技术、管理向社会治理的层面提升,把亮点上升为经验,经验上升为制度,制度上升为体系,体系上升为治理。换言之,“阳光信访”压紧压实了解决信访问题不同层级的责任,倒逼承办部门认真、规范、妥善处理群众信访问题,形成了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齐抓共管新格局。
“阳光信访”问世后,各方肯定和赞誉不绝于耳,但很少有人深挖其成功的底层逻辑。直观地看,“阳光信访”成功的关键在于插上了数字化的翅膀。但是,为什么有的工作也冠以“阳光”之名、也实现了数字化,却并没有获得预期的成果?可见,问题并不是想象的那么简单。
“阳光信访”落地后,信访者少跑了路,办访者腾出更多精力办访,信访数据又助益了施政,各类主体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益处。换言之,“阳光信访”不仅办到了信访群众的心坎上,而且办到了所有人的心坎上。相比之下,一些数字化项目之所以未能取得成功,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考虑到各方收益。由是观之,数字化并非“阳光信访”的成功密钥,有匠心的数字化才是。
近些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国家治理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这一过程中,我们见证了数字化带来了的巨大便利,也看到了一些数字化项目成为不堪用的摆设。也正因此,“阳光信访”的淮安实践显示出了持久的启迪意义。
■融媒体记者 孔 雪 周 洋 杜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