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百年紫藤的前世今生

百年紫藤的前世今生

发布时间: 2024-05-13 09:59  关注度:1377  来源:淮安日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有“江淮第一园”之称的清晏园内,一丛古藤历经岁月沉淀,藤蔓格外粗大,攀附在亭廊上,蜿蜒伸展,宛若游龙,为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清晏园增添几分古意。据悉,紫藤花期为每年四月中旬至下旬。

在有“江淮第一园”之称的清晏园内,一丛古藤历经岁月沉淀,藤蔓格外粗大,攀附在亭廊上,蜿蜒伸展,宛若游龙,为有三百多年历史的清晏园增添几分古意。据悉,紫藤花期为每年四月中旬至下旬。

该古藤位于清晏园西南侧紫藤长廊,是目前我市发现的最古老的紫藤之一。记者看到,古藤的根部共有六七处,分布在紫藤长廊两边,被园区用矮木栅精心保护起来。藤蔓遒劲曲折,向上生长,极富沧桑之态,每一根都伸展到长廊上方。高2.5米、长30米、宽3米的长廊被紫藤爬满,绿意盎然。不少市民在长廊中读书休闲。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采访清晏园工作人员得知,清晏园内的紫藤出现在诸多文献中。清乾隆十八年,尹继善继任江南河道总督,次年邀著名文人袁枚来署园做客,袁枚曾亲手在清晏园种植过紫藤。清道光年间江南河道总督完颜麟庆所著的《鸿雪因缘图记》以及1919年出版的《清河县志》等,以图文的形式,记载了清晏园内的紫藤。其中,《清河县志》记载,紫藤花馆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漕督陈夔龙见一古藤傍于院中,满地落荫,取名“紫藤花馆”,作读书待客用所。“当时园内有多丛紫藤,经岁月更迭、时代变迁,目前只保留下来这一丛古藤。”市清晏园副主任韩玉喜介绍。

为了让古藤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清晏园工作人员对其呵护有加。“园内阳光充足、土壤湿润,非常适宜紫藤的生长。”韩玉喜介绍,除生长环境良好外,紫藤自身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较强。同时,园区加强管理,悬挂提示牌,加强古藤价值的宣传,提醒市民文明观赏,定期施肥,打药治虫,对老化部位进行防腐处理等。

“紫藤,又名藤萝,古时称虎豆,到南北朝时期称为‘藤’。”清江浦区绿化管理所养护队队长沈海国介绍,紫藤植株耐热、耐寒,几乎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种植,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不仅具有观赏价值,其藤条强劲,可用来编织高级工艺品,有“天下第一藤”的美誉。

■融媒体记者 徐 薇 杨春阳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