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警察同志,快点去,镇上服装加工厂门口有人打起来了!”近日,一位村民满头大汗地跑到盱眙县公安局淮河派出所,见到值班民警刘军后说。
原来,村民叶某与合伙人王某因加工厂生产问题产生矛盾。王某一气之下用大铁锁将厂房的大门锁上了。双方发生激烈争吵,叶某的岳父得知情况后也赶来“助阵”,最终发生肢体冲突。
刘军了解情况后,立即联系网格员一起赶到现场,从邻里和睦、和气生财等角度,对涉事双方进行耐心劝解。不到一刻钟,双方心情有所舒缓,能平心静气地交流了。刘军趁热打铁,进一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双方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主动承认,工厂正常开工,纠纷顺利化解。
群众工作中遇到最多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有的矛盾虽然不大,但是一旦激化,小事就会变成大事,民事纠纷就可能转变成恶性案件。对此,具有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刘军深有感触:“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小矛盾我们现场化解,日积月累的大矛盾,我们会同镇村干部上门化解。我们派出所在学校、社区都设有警务室,天天有民警、辅警值班,老百姓有需求,随时可以找我们。”
“社区工作琐碎而忙碌。老百姓说我们是‘和事佬’,民警一到纠纷就化解了;说我们是‘守护员’,有我们在平安就有了保障。”淮河派出所所长刘晓斌说。
农村地广人稀,人员居住分散,治安防控等基层治理具有一定难度。淮河派出所坚持“5+2”“白+黑”的勤务模式,民警与队员组成“双亮”巡逻队。白天亮声,宣传防溺水、防诈骗以及防火、防电、防盗等安全知识;夜间亮灯,与网格员一起联勤联防,对可能出现的违法犯罪形成震慑,为群众守夜,让百姓安心。今年以来,淮河派出所民警走街串巷、进村入户,调解邻里纠纷47起,宣传教育群众9200余人次,查破各类案件113起。
社区警务能力是考验公安机关为民服务水平的关键一环。近年来,盱眙县公安局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和平安乡村创建为引领,推动“警格”“网格”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派出所所长、社区民警进镇街和社区班子的优势,全面掌控网格内治安状况,提前摸排化解矛盾纠纷,并针对网格内警情、案件、安全隐患多发地,针对性开展巡逻防控、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合法”的行动自觉。
风景优美的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是全国各地游客喜爱的打卡地。为全面打造“隐患少、出警快、游客满意”的平安景区,当地派出所主动把警务工作融入地方政府旅游业发展规划,通过警地联动、警务前移、主动预防,靠前一步当好景区的“安全员”“守护员”“服务员”。“我们汇集多方力量,通过合力排查小隐患、多元调解小矛盾、建优建强小网格,有效解决社区、景区的治理难题,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持续提升。”天泉湖派出所所长张经国说。
今年2月21日上午,正在街上巡逻的马坝派出所社区民警潘安接到警情,迅速赶往现场劝阻遭遇电信诈骗、正欲打款的陈某。刚开始,陈某对突然到来的民警表示怀疑,不愿向民警说明事情真相,执意要向骗子提供的账户汇款10万元。民警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立即为其普及诈骗手段与防范措施知识。经过1个多小时的摆事实、举例子、讲道理,陈某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电信诈骗,便停止汇款。
为切实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发生,近年来,马坝派出所组织社区民警辅警深入农贸市场、田间地头、庭院村落,向群众耐心讲解反诈骗知识,并向群众赠送精心制作的“防骗妙招”“反诈宝典”等宣传图册。“我们在开展常规宣传的基础上,还利用大喇叭循环播放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诈骗案例,提醒群众‘不听、不信、不转账’、遇到陌生电话谨慎接听、不轻易相信陌生人。”马坝派出所所长付洪涛说,该所还充分发挥辅警和网格员人熟地熟的优势,进校园、进社区、进家庭,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坚决守好群众的“钱袋子”。
盱眙县公安局党委委员、治安大队大队长杨玉祥介绍,该局充分发挥14个派出所、3个警务工作站、18个警务室、5个屯警点的前置作战优势,构建“全县统一、上下联动、高效运作”的立体化社区治理服务体系,针对社区工作中掌握的矛盾纠纷,推动“警网融合”,第一时间开展化解工作,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控制在萌芽状态,坚决防止矛盾激化、形成“爆点”;同时,在大案必破、命案全破的基础上,快侦快破一批小案件,让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警灯在附近、警察在身边,夯实百姓平安根基。
■通讯员 何清国 张经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