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的你,刷短视频遇见了“爱豆”,答应给你签名照;添加“明星”账号后,说你泄露“明星”个人隐私;“律师”上线,让你扫二维码配合调查。这是一种追星类诈骗。家长把孩子交给“电子保姆”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监管,避免孩子落入骗子的圈套。
据市公安局反诈中心近期发布的警情通报,7月,淮安区11岁的李同学用手机浏览某社交平台时,一陌生人联系她,让她添加某明星的QQ号。李同学添加后,对方自称是某明星,称其账号被人泄露,要求李同学添加其律师账号配合调查以洗清嫌疑,配合调查后送亲笔签名照片作为补偿,如果不配合调查,会有警察找李同学父母,并且联系其学校给其学籍留案底。李同学表示会配合调查,添加了律师QQ号,律师让其拿家长手机验证。李同学拿妈妈手机后,按照律师要求打开妈妈的微信钱包、支付宝钱包、云闪付,并用云闪付扫描律师发来的二维码、输入支付密码,后被妈妈发现才知道被骗,妈妈信用卡被刷走两笔9899元,共损失人民币19798元。
第一步:诱饵设置。通过社交软件发布当红艺人的相关视频、出行动向、内部消息、八卦热点等,通过此类信息吸引未成年人添加好友。
第二步:诱导和威慑同步。一边以明星身份和当事人“亲密”交流,答应予以相应的奖励(签名照,演唱会内部门票等),一边以泄露明星个人隐私为由,恐吓未成年人配合调查,否则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第三步:操作转账。要求未成年人用家长手机配合调查,查看家长手机微信钱包、支付宝钱包余额、银行账户余额后,要求未成年人点击链接转账或扫描收款二维码转账。
1.同学们不轻信网络上故意搭讪的陌生人,不添加陌生人为好友。
2.同学们喜欢“爱豆”要理性,不要盲目追星。
3.同学们切勿轻易点击陌生链接或扫描陌生二维码,涉及金钱或者银行APP,一定要告知家长。
4.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保管好支付密码,不设置小额免密支付。
■据淮安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