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地处苏北腹地,自古因运河而兴,是漕运枢纽与盐运要冲。如今,这座位于京杭大运河与淮河交汇处的历史文化名城,正以“伟人故里、运河之都、美食之都、文化名城”四张名片为引领,展现独特的魅力。近年来,淮安市人大常委会自觉传承弘扬周恩来的崇高政治品格和伟大精神风范,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融入工作实践,全力描绘新时代人大工作新画卷,为淮安攀高比强、跨越赶超,奋力在现代化新征程上更好展示“象征意义”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日前,走进淮阴区淮高镇刘河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70米长廊宛如生动的“民主画卷”,集中展示刘河选区内人大代表履职风采和刘河村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诉说着代表们为群众服务的点点滴滴。村民们从身边的点滴变化中,深刻体会到自己是村子的主人,民主意识不断增强。
刘河村实践点是全市首批打造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也是对人大传统履职阵地不断提档升级的优秀典型。今年以来,淮阴区人大常委会在刘河村创新“三五”工作法,围绕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人大代表、选民代表和选民“五方”参与,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五个”环节,实现人民选举、知情、参与、表达、监督“五项”权利。通过将全村分为数个网格配备网格员和推广“码”上见代表小程序等方式,完善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途径,村民们民主参与、民主协商的意愿更加强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把“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之一,进一步凸显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根本性、长远性、全局性意义。
刘河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生动实践是我市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淮安市人大常委会贯彻落实“围绕中心、实干有为、争创一流”总体要求,将“着力构建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作为年度工作重中之重,积极探索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基层有效落实的机制性、程序性安排,起草出台《关于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从酝酿研究到起草完善,淮安人大向近百名五级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市人大机关内部及各县区人大常委会成员广泛征求意见,最终形成内容实在、具有特色的18条“淮安意见”,聚焦“项目化操作、规范化管理、品牌化发展、长效化运行”,致力打造“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走在前列,更好展示‘象征意义’”的民主窗口。
4月1日,全市人大系统“围绕中心、实干有为、争创一流”工作交流会召开。会议详细解读《指导意见》。据悉,《指导意见》最显著的特征体现为计划性、针对性、整体性,坚持量力而行、因地制宜,制订“制度构建—参与深化—品牌塑造”三年计划,建立“党组带头、专工委落实、三级人大联动”推进机制,挂图作战、分步实施,以一个个具体项目为抓手,使自上而下的统筹整合与自下而上的民意表达互相促进、双向奔赴。
淮安市人大常委会常务副主任、党组副书记周毅表示,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人大基层实践体系建设,需要全市人大系统共同探索、共同落实、共同推进。这是一项上下联动的工程,要通过以上率下、以下促上,使各级人大成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模范践行者,打造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的“淮安样板”。
“此前我们商议的红绿灯的事情,交通部门已经落实了,下面我们看看现在村里一些文旅活动怎么搞。”日前,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党总支书记周林会和村民代表们在“嚓呱室”里商讨村里“大事儿”。这个“嚓呱室”是涟水县保滩街道周集村居民商量“村里事儿”的地方,同时也是周集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点的人大代表联络站。人大代表通过和群众“嚓呱”征集问题与建议,并及时做好登记交办或形成代表建议。街道人大工委与相关部门沟通联系,全流程跟踪督办交办事项。此外,周集村经常邀请各个领域的人大代表来这里与村民“面对面”,向村民宣讲法律法规、农业技术、国家政策等,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
类似周集这样的人大代表联络站和人大代表专业履职平台还有很多。为了进一步激发全市7000多名五级人大代表的活力潜力,淮安人大持续擦亮“惠民生、助发展”代表履职品牌,开展“五级代表进家站、助力发展惠民生”主题活动,进乡村助增收促振兴、进企业助纾困促发展、进网格助解难促和谐。在淮安区河下古镇,博里农民画和刺绣两项非遗技艺走进景区,市人大代表潘宇不仅免费培训非遗技艺,还设立人大代表专业履职平台,积极带动群众传承运河优秀文化;在洪泽区岔河镇,区人大代表陈洪兵带领团队与省农科院合作,推广“稻鸭共作”“绿肥轮茬”等绿色种养技术,建成苏北首个产品碳标签评价基地,为种植户争取每年180万元政府补贴……
设立基层立法联系点,是在立法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的重要制度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市虹桥街道办事处基层立法联系点首次提出“全过程民主”,生动诠释和肯定了基层立法联系点在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2024年,盱眙县人大在穆店镇维桥社区设立立法信息采集点,作为江苏省基层立法联系点,配合县立法联系点征集法律法规修改意见、开展普法宣传、参与基层治理,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的“神经末梢”。
据悉,淮安人大一直注重提高基层立法联系点品质,在收集民情民意、助力法规完善方面开辟“快车道”,在促进常委会组成人员、立法咨询专家、联系点等多方智慧集成方面按下“加速键”,确保运作更顺畅、更便捷、更高效。今年,淮安人大着力健全立法前、立法中、立法后的全过程参与机制,让更多沾着“泥土气”的“金点子”从基层一线直通立法机关。
“社区幸福食堂作为托管运营的为老服务点,为我们提供了相对便捷的服务,但总感觉品种有点单一,价格也不够优惠,我们当中有人行动不便,没法赶过去用餐,请代表们帮我们反映反映。”在清江浦区浦楼街道“流动小板凳会”上,有老人直言不讳道出了心里话。据悉,每次“小板凳会”召开之前,清江浦区人大浦楼街道工委通过“码上办”微实事办理平台、开展代表集中走访等形式,主动听取小区居民的意见建议,精准对接他们的需求,获得居民们广泛好评。
如何通过进一步整合让已有的履职阵地发挥更大作用?丰富载体功能是关键所在。淮安人大重点打造一批能够满足多元需求、有深度有内涵、具备吸引力感染力的基层实践载体,定位“三阵地一平台”,即具备宣传教育阵地、全过程履职阵地、议事监督阵地、数字应用场景平台功能,使研习、实践、展示、辐射和代表履职系统集成,示范带动全市点位高质高效开展活动、发挥作用,形成点多面广、以点带面的运作体系。
“以前小区道路坑洼,水管老化爆裂,下雨天居民出行不便,在和人大代表反映后,立即得到了重视。相关部门多次来实地探查,现在富豪花园老旧小区改造已经纳入今年民生实事项目,大家都非常开心。”日前,富豪花园居民李大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根本目的在于有力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效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今年1月15日,淮安市九届人大五次会议进行“固定项目”——民生实事项目代表联组审议。人大代表和网友代表围绕小区物业管理、县中振兴、城中村和老旧小区改造等“身边事”,开门见山,直击堵点;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回复,承诺整改。
这场审议是淮安人大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形成闭环的关键一着,也是产生新一年重点推进项目的重要参考。据悉,2024年起,淮安人大在人代会票决产生的50余件民生实事中,进一步票选出“人大代表重点助推的十件民生实事项目”,并在项目上建立人大代表监督点,邀请400余名具备专业背景、熟悉相关业务的人大代表看进展、查不足、督成效。
民生实事项目“全流程”监督,是淮安人大“人民满意+”监督工作矩阵的品牌之一。这既是流程上的全面公开,健全立项民意征集、项目遴选论证、人大代表及专家深度参与人大工作、意见建议反馈等开门问策、开门监督机制;也是内容上的全面覆盖,包括“人民满意”营商环境、公正司法、养老服务、和美村庄、生态环境、民生实事等专项评议、专题询问;更是主体上的全面联动,不仅探索监督权与立法权、决定权的叠加行使,也加强全市人大同频共振、同题共答,形成刚性监督合力,更好回应社会关切。
政府部门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今年1月11日,金湖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当工作人员宣布被评议的27个政府组成部门得票情况后,现场响起热烈掌声。评议综合结果显示,与去年相比,部门满意票比例由82%上升为85.6%。
对27个政府组成部门进行工作评议是2024年金湖县人大常委会监督工作的创新举措。“自从2024年人代会上开展了评议工作,一年来,部门工作作风发生了明显转变,深入基层了解情况、主动解决问题的次数明显增多。”金湖县黎城街道平安路社区党委书记郑大海说。
近年来,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积极作为、持续发力,牢牢把握人大监督的时代性、针对性,聚焦广大群众关注的民生热点,持续推进届内政府组成部门工作评议全覆盖,创新开展“向人民报告、请人民评议、让人民满意”机关工作评议,以“人民满意”回应“人民关切”,全力护航民计民生,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让“民主之花”在淮安大地绚丽绽放。
■融媒体记者 潘梦洁 通讯员 王 颖
上一篇:金湖:以旧换新“换”出消费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