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安日报讯:今年以来,我市以入选全国第四批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地区名单为契机,精心谋划、高标准实施基本养老服务项目,在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适老化改造等方面协同发力,全力提升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能力,让失能老年人同享幸福“夕阳红”。截至目前,已完成家庭养老床位建设2125户;对3880人开展上门服务14.11万余次,其中对3592人开展服务30次以上,均超额完成任务,有力提升了失能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精心谋划,完善政策体系。市民政部门联合财政、人社等部门制定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实施方案,明确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任务。制定《淮安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和规范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通知》等制度文件,将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居家上门服务纳入2025版《淮安市基本养老服务指导性目录清单》,为推动提升行动规范高效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召开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老年助餐服务专项行动推进会,加强调度指导。市民政部门组织开展专题培训,联合市财政局对项目实施和资金执行进度进行跟踪监管,有效推动提升行动扎实开展。
突出重点,提升项目质效。为老年人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实现“一户一策”“一人一案”,确保服务对象上门服务标准与对象类型、生活能力评估结果相匹配。组织开展提升行动督导验收,按照验收标准协助县区做好相关工作。
开展养老护理员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工作,完善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激励褒扬机制,持续推动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依托提升行动,加强我市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打响我市“安老淮上”养老服务品牌。
智慧先行,打造特色亮点。结合业务开展需要,同步升级淮安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优化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养老服务人员培养、家庭适老化改造、家庭养老床位、居家养老上门服务等功能模块,对提升行动实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进一步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精准度。将提升项目与建设特殊困难老年人线上关爱巡访项目相结合,投入60万元为全市1000余名特殊困难老年人分别提供由一条网络宽带、一个摄像头、一台智能交互终端组成的智能产品系统,实现视频监控预警、实时对话求助、智能语音交互等功能,搭建线上响应平台,提供线下入户探访服务,不断完善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网络。
■记 者 杨丹丹,通讯员 续文念 牛亚林 陆家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