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撕下旧标签 登上新舞台,“绿领”成淮安绿色转型新名片

撕下旧标签 登上新舞台,“绿领”成淮安绿色转型新名片

发布时间: 2025-08-15 15:00  关注度:232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在淮安的田野上和车间里,一批掌握“绿色技能”的劳动者,正撕下“农民工”“操作工”的旧标签,以“绿领”之名站到了舞台中央。他们在破解环境难题的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成为连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

在淮安的田野上和车间里,一批掌握“绿色技能”的劳动者,正撕下“农民工”“操作工”的旧标签,以“绿领”之名站到了舞台中央。他们在破解环境难题的同时,也为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能,成为连接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纽带。

●“绿领”群体的崛起

“2亩稻田可产出约1吨秸秆,1吨秸秆能卖245元,每天可以向电厂提供约100吨。”盱眙县穆店镇的秸秆经纪人周小林的手机屏幕上跳动的不仅是收储数字,更是绿色经济的脉搏。他所在的盱眙秸秆综合利用联合体,拥有20名秸秆经纪人和十几台机械,每天可以“消化”500吨秸秆,为2000亩田地减负。秸秆,这一昔日的“田间包袱”已成农民增收的“绿色财富”。

在江苏苏北废旧汽车家电拆解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李冲握着等离子切割枪的手稳如磐石。多年经验练就的“手感”,让他在全国首届报废汽车拆解技能大赛中获奖。他所在的团队中共有20余名持证技工,已让1.1万余辆废车、1200余万台旧家电实现循环再利用。

这些活跃在淮安城乡的“绿领”,是全国绿色职业群体的缩影。统计显示,国家职业分类大典中,134个绿色职业约占职业总数的8%,构成了“双碳”目标下的新型劳动力矩阵。这些绿色职业的核心价值在于重构了“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链条,让“负资产”变为“正收益”。

●绿色产业的进阶

“绿领”群体的壮大,得益于不断夯实的产业基础。就像种子破土需要土壤,这些绿色新技能的扎根,离不开绿色产业的枝繁叶茂。

在淮安市华观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智能化生产线将建筑垃圾、工业废渣“吃”进去,“吐”出防火防潮的新型石膏板。“粉尘回收率超98%。”该公司副总经理张翔指向负压管道系统说,这些颗粒经处理后重新成为原料,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我们还与国内外企业开展深度合作,不断拓展产品种类,提升产能规模。”他说。

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同样展现了新兴绿色产业的爆发力。该公司高温实验室里,工程师正在监测1100摄氏度熔炉中的钢管防腐涂层。“寿命达6年,价格仅为国外同类产品的三分之二。”该公司负责人说,其高频感应熔焊技术打破了国外垄断,每年为垃圾焚烧发电企业节省了数十亿元设备成本。

从华观的“废料变建材”到科环的“技术降成本”,淮安绿色产业的进阶轨迹清晰可见:传统产业靠技术创新实现绿色转身,新兴产业凭核心技术抢占赛道,而这两条路径的交点,正是对绿色新技能的迫切需求。

统计显示,目前,淮安累计创成12家国家级绿色工厂、43家省级绿色工厂和2家国家级绿色园区、6家省级绿色园区,为“绿领”群体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产业搭台,技术赋能,这种双向奔赴,让绿色经济有了实打实的支撑力。

●生态政策的赋能

绿色产业的拔节生长,离不开阳光雨露的滋养。政府的精准施策,恰如为这株幼苗量身定制的“生长方案”,让“绿领”有成长空间,让产业有发展后劲。

《淮安市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重点任务清单(2025—2027年)》里,藏着清晰的“培育逻辑”: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70%,为秸秆发电等产业拓空间;再生资源回收企业备案超600家,直接拉动“绿领”就业;新建建筑100%执行绿色标准,为相关企业提供稳定市场。

政策的巧思正在引导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以江苏科环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不仅获得了低息贷款等扶持,还与淮阴工学院等院校合作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对接高校资源联合攻关。

当“绿领”从陌生标签变为年轻人向往的职业,当“绿色技能”从边缘技艺变为就业市场的硬通货,淮安的实践证明:绿色转型,从来不是口号,而是靠千万双掌握新技能的手,在田野里、车间中、实验室里,兢兢业业编织出来的现实。

“绿领”,这个新标签,不仅定义新的职业,更指明新的方向。

■记者 王舒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