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淮安新闻 > 红色火种照警路,金湖县金南派出所绘就平安建设新图景

红色火种照警路,金湖县金南派出所绘就平安建设新图景

发布时间: 2025-09-17 10:08  关注度:237  来源:淮海晚报  作者:佚名
导读:​“把一切献给党”,这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在金南建立兵工厂时留下的精神火种。如今,地处苏皖交界、浸润红色基因的金湖县公安局金南派出所,将这种精神融入警务工作的每一环。从农忙防盗的家常提醒,到户口补录的暖心奔波,从窗口服务的细致周到,到企业发展的护航助力,金南派出所正在用实干书写“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答卷。

“把一切献给党”,这是“中国的保尔·柯察金”吴运铎在金南建立兵工厂时留下的精神火种。如今,地处苏皖交界、浸润红色基因的金湖县公安局金南派出所,将这种精神融入警务工作的每一环。从农忙防盗的家常提醒,到户口补录的暖心奔波,从窗口服务的细致周到,到企业发展的护航助力,金南派出所正在用实干书写“人民公安为人民”的答卷。

●打造“敢打硬仗”平安铁军

“倾听吴运铎的故事,是每一名民警入职的第一堂课。”所长缪琦的话,道出了金南派出所的建警底色。

日常工作中,该派出所将红色精神融入血脉,付诸行动——定期开展吴运铎事迹学习会、主题党日活动,将精益求精的精神融入实战培训。针对矛盾调解、应急处突等基层高频需求,该所模拟农户纠纷、企业安全隐患等场景开展演练,让民辅警在“实战”中练就解决问题的硬本领。缪琦带头践行“田间警务”,农忙时节带着民警蹲在社区树荫下、坐在农户田埂上,和居民拉家常,并提醒他们:“地里忙着收庄稼,家门可别忘锁牢,要是看到陌生面孔在村里转悠,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这样的“唠嗑式”提醒,既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身边,更让红色精神成为联结警民情感的纽带。

●织密“服务为民”平安网络

“警察同志,我叔叔没户口,连养老保险都没法办,您能帮帮我们吗?”居民朱先生的求助让民警记在了心上。原来,他叔叔早年外出打工,因当时户籍系统不完善,一直没有重新补录户口,无儿无女的老人如今面临老无所依的困境。民警没有推诿,在堆积如山的老档案中翻找,最终在一份四十多年前的资料里找到关键信息,成功为老人补录了户口。

这样的暖心故事,是金南派出所用红色初心守护民生的缩影。在综合服务窗口,“规范、便捷、温馨”的服务准则被细化成一个个具体行动:为卧病在床的老人提供“上门办”服务,为着急赶路的群众开通“绿色通道”,为不懂填表流程的村民提供手把手指导。窗口民辅警常说:“吴运铎当年造武器是为了保家卫国,我们现在办业务是为民服务,要让群众少跑腿、少烦心。”

在社区,民警循着吴运铎“深入一线”的足迹,把警务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他们定期走访辖区独居老人,帮忙检查家中电路、燃气安全;遇到邻里因宅基地、农田灌溉起争执,第一时间上门调解,用“情理+法理”化解矛盾;针对电信诈骗高发态势,挨家挨户发放宣传手册、讲解防范技巧。

●构建“人人参与”平安生态

“平安不是警察的‘独角戏’,而是大家的‘全家福’。”缪琦深知,传承红色基因,关键在于激活社会共治的“一池春水”。

每个月的10号,民辅警党员会带着红色故事手册和安全宣传资料,深入各村居开展“红色服务日”活动。在金南镇福寿村的文化广场上,民警一边给村民讲吴运铎“三进兵工厂、三次负伤”的英雄事迹,一边教大家如何辨别“冒充公检法”“养老投资”等诈骗套路,帮助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红色精神与便民服务“同频共振”。该所从村组干部、社区网格员、“五老人员”及治安积极分子中招募人员,组建志愿者团队。针对农村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等“小事不小”的问题,该所邀请老党员、退休村干部、法律工作者组成“红色调解团”。这些调解员熟悉乡情民意,说话有分量、办事有温度,他们走访村头巷尾,将纠纷化解在萌芽阶段。

对接企业时,该所同样以吴运铎实干奉献的精神为纽带,为辖区企业建立“一企一档”,定期上门做消防安全检查、反诈宣传,搭建警企微信群实时解难题。“落户七年,派出所的帮助让我们安心搞生产,平安金湖真是宜居宜业。”江苏臻瑞家具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秦先生道出了辖区企业的共同心声。

如今的金南镇,平安的图景愈发清晰。清晨的街头,民警与志愿者巡逻的身影,让早起的村民倍感安心;午后的社区,“红色调解团”的成员们围坐在一起,将矛盾化解在欢声笑语中;傍晚的企业厂区,民警和安保人员一起巡查,为企业的稳定生产保驾护航。

(卜雪 佟影)

声明:淮安114网(www.0517114.net)所刊载的新闻资讯均来源于互联网新闻网站,淮安114网不生产、不制造新闻,仅为淮安本地网民提供新闻索引服务。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核实情况后立即删除!

猜您喜欢: